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小知县
  4. 第131章 第 131 章
设置

第131章 第 131 章(1 / 7)


朝中不少人都在说纪炀自食恶果,明明自己根本没参加过科举,竟然对科举的事大放厥词。

从而引来现在的笑话。

纪炀如何当官,如何买官,小时候如何不想上私塾的消息也从汴京文报不胫而走。

中间门还夹杂着他把他爹都送到庄子上,如今独占伯爵府的“贤孝”事迹。

这些事可以说让人大跌眼镜。

跟纪炀以前的官声完全不符。

消息传到汴京府衙,传到伯爵府,这两个地方的官吏跟下人反而一点也不着急。

什么?

骂我们长官,骂我们主人家?

自己想想,你说得占理吗?

可以说这些消息丝毫没有动摇跟纪炀亲近人的心。

反而心里都明白,这是世家出手了。

国子监头一个站出来。

谁让纪炀开口要改革的就是他们那。

不过各地官学的反应倒是微妙。

各地官学长官不愿意分出利益给自己任地夫子。

可到底还是夫子更多,他们的意思很明显,能让生活条件提高点?

这谁不愿意?

两者相抵,倒是只有汴京国子监统一口径反对纪炀说的两件事。

贫家学子入学?可以,按照之前的做法就行,只要你成绩足够优秀,谁会不要你?

别的学生都能勤工俭学,凭什么你不行。

格外优待?

天将降大任,必然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话当然不会说这么明显,可意思是这个意思。

给底下夫子待遇?

可以,再商议。

成年人的再商议,那就是委婉拒绝的意思。

按照现在大多数人的看法。

纪炀提的这些事情,原本就很难办,几乎动了国子监的根本利益。

再加上他读书确实不多,也没走过正统科举,他提这件事实在不合适。

他好友颜海青提这事都比他提靠谱。

颜海青好歹是个进士!

反正纪炀在这事上,怎么看都不占优势。

加上他刚提这件事没几天,皇上便说他家娘子不用去宫里看诊,像是冷落不少。

再加上私下传的消息,说皇上醒后,纪炀还未被单独召见过,这事之后,更是见得少了。

此时的国子监内里。

这里坐着几个世家长辈,还有国子监祭酒,国子监主簿,以及几个官员。

仔细看的话,角落里还有文家人。

这文家人虽然在最角落坐着,但没人敢轻视。

“皇上原本就忌惮他,瞧他说的那些话,丝毫没把朝廷放在眼里。倒是想为万民做主。”国子监主簿撇嘴,“为万民做主固然是好事,但他实在不该如此强硬。”

“还有长公主的死,虽说是意外,可到底跟纪炀有关。”

“对啊,如果没人挑出来,长公主还是尊贵体面的皇上胞姐,如今这结局,跟纪炀脱不了关系。”

“皇上对长公主的宽容大家都看得明白,出了这事,怎么可能不心痛。”

这些人讨论一圈,琢磨出点意思。

纪炀锋芒太露,在朝堂上拿着法家的东西胡说一通,没有一个皇上能容忍此事。

救了皇上又如何,这种意图动摇国本根基的,只怕皇上早就想处置了。

现在皇上病好,明显要动一动他们。

世家日子不好过,难道纪炀日子就好过?

世家这些时日都不出来说话,纪炀倒是跳出来。

不过他们不认为看着皇上处置纪炀即可,他们肯定会推波助澜,让纪炀先名声尽毁,接着再死无葬身之地。

这些人的讨论到国子监祭酒跟文学士耳朵里,两人皆是一笑。

哪有那样简单。

看着太子跟纪炀的亲热样子,便明白皇上没有真的厌弃纪炀。

皇上对太子有多好,他们这些人最是明白。

皇上不喜欢纪炀,也不见得不喜欢他们。

之前宗室在的时候还好,现在又到世家。

祭酒看向文学士,见他神色淡然,笑道:“咱们两家在的时候,还没徐家江山。”

文学士这才抬头,认真道:“祭酒大人不要乱说,如今盛世太平,你我也是不愿万民有难的。”

这倒是真的。

即使他们侵吞土地,也爱好清雅。

到底会有那么一点底线。

只是他们有,不代表下面的人也有,能不能管教好下面依附他们的家族,也是个极重要的事。

“咱们这几家,最近务必要清查自家以及依附的各家。”文学士道,“万不能留一丝把柄,宁可多损耗些银钱,也不可让纪炀找到错处。”

“还有,纪炀的名声,不就是土地,田税,道路,水利积攒下来的。”

“你我两家难道不能做?”

“世家做起这些,可比他们要顺手。”

毕竟他们手底的人脉路数可是不少。

如果做起事来,只会比纪炀那边还要热闹。

只是有一点不爽。

这似乎是被纪炀裹挟来做。

若不是纪炀,他们也不用大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