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小知县
  4. 第130章 第 130 章
设置

第130章 第 130 章(1 / 7)


昌盛四十二年三月十七开始,直到盛夏来临,汴京朝堂几乎不见宗室身影。

以往嚣张的琨王,梁王两派一干人等全都斩首,连遗言都没来得及留下。

倒是长公主一脉,因为操持长公主葬礼,并未跟着闹事,子孙大部分得以幸免。

剩下便是平王的人,但平王年长,他的儿子也已经五十多,全都在家安享晚年。

再之后,就是些偏远宗室,赶在四月份的时候,还参加了今年的科举。

竟然还中了几个。

这些偏远宗室之前也没有跟着闹事,全都老老实实在家备考。

他们本以为发生那么多事,今年科举可能要没了。

谁料身体好了许久的皇上一边杀宗室一边科考。

两手操作让许多年轻朝臣似乎见到这位帝王年轻一面。

甚至连长公主,皇上唯一的胞姐葬礼,还能办得很是体面。

也只有长公主了,其他宗室可没这么好的运气。

宗室被血洗。

朝堂却不像以往那般唧唧歪歪。

没人敢指责皇上大开杀戒。

他们都要逼死皇上了,甚至在皇上用新药的时候,还要硬闯殿门。

若不是纪炀为首的官员们拦着,谁知道这些人会做什么。

宗室这群人,死有余辜。

再说皇上只清算闹事的人,又不是全都杀完了。

跟着宗室闹事的自然也没放过,全都按照罪责轻重徒刑流放。

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不太一样。

这人姓纪,叫纪驰。

当年的神童。

原本要参加第三次科考。

但终究是不能如愿了。

他对今年的科考近乎有些执念。

前两次都没考上,让他一直觉得都是纪炀的错。

以为今年纪炀树敌那么多,肯定不敢暗中动手脚,他舅舅也去寻了宗室,今年的科考一定可以的。

结果呢?

结果皇上没死,纪炀夫妇立功。

那会纪驰的生母梅夫人就知道,他们必须要走,马上走。

政变失败了,他们全都押错宝,只能走。

抛下妻儿,母子两个离京,原本以为一切都很顺利,等被抓捕的时候,纪驰跟他生母还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等抓捕的护卫清清楚楚说了他们走过什么地方,吃了什么东西,几时吃的。

这时两人才明白,他们一举一动,都在人家掌握当中。

纪驰的舅舅,户部左侍郎自然也被抓住,他直接跟梁王联系,清算的时候怎么少得了他。

这位甚至跟着最边缘的宗室同一批处斩。

汴京城血流成河,无人敢问。

这位左侍郎自然是恨的。

他最初只是个普通进士,等着授官外放,带着妹妹参加宴会的时候,察觉到当初还是侯府世子纪伯爵的眼神。

武侯的儿子,谁不眼热。

等知道世子跟他夫人不合,甚至带了仇视时,左侍郎做出了自以为做正确的选择。

他把妹妹送到这位世子身边做了侧室。

翰林院的同僚都惊讶于他的无耻,可外放的时候,他们就知道察觉。

身为武侯的儿子,想要打通关节再简单不过,一句话的事而已。

虽说之后武侯去了,侯爷世子变成伯爵,那也不错。

毕竟正室生的儿子被纪伯爵厌恶,反而自己妹妹的孩子还算喜欢。

那时候左侍郎就知道,他的外甥很有可能继承爵位!

人算不如天算。

谁知道放出汴京的纪炀,会有如此才能。

在纪炀做出成绩之后。

户部许多事情便交给右侍郎,户部尚书不想跟纪炀有矛盾,何必因为一个侍郎跟人家较劲。

他这个左侍郎做得越来越憋屈,越来越苦闷。

现在好了。

不苦闷了。

马上就要斩首。

他身边几乎都是借机闹事的宗室跟朝臣。

听着上面冷酷无情地宣判,身边一颗颗人头滚落。

户部左侍郎想到自己刚中进士的模样。

这会那些新科进士们,应该刚在翰林院安顿好吧。

翰林院里。

今年的新科进士们格外安静。

他们从到汴京赶考,一直到现在,在汴京经历了无数的事,件件都让人害怕。

发生了那么多事,科举竟然还能照常?

更是让人心惊。

所以今年的新科进士们格外小心,格外沉稳。

让翰林院的老人都感慨,果然经历的事情多就是不一样。

但今年的新科进士们,跟之前很多进士不同,没想去什么富裕地方外放。

想的只有一件事。

怎么才能让纪炀纪府尹注意到他们,然后被他选去做事!

不仅因为纪炀在这次宗室政变中立功,更因为他本人啊!

当然,也不是所有进士都这么想,还有一部分还是带有微词。

“他纪炀从未经过科举,你们就这么信服?要知道他可没读过几年书。”

“没读过几年书怎么了?你要是做事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