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重回九零搞事业
  4. 221 焚烧发电厂
设置

221 焚烧发电厂(1 / 2)


回国前,李曼君带着龙浩、李薇,去了一趟东洋公司本部,参观学习。

东洋公司在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上,已经发展得很成熟。

他们单独建立自己的焚烧发电厂,利用垃圾焚烧的热能来发电,每年卖电的收入非常可观,既利用了废能,还创造了新的价值。

不过东洋公司的员工遗憾说:“焚烧发电会产生大量的废气,这些气体对周围村庄造成了许多困扰,所以,再过一年,这座焚烧发电厂将会关闭,我们公司打算转投清洁能源方向。”

这也是他们公司今年为什么会对全世界回收公司发出竞标邀请函的原因。

焚烧发电厂关闭,大量废料无法处理,只能选择出口。

因为焚烧厂一停,整条废品筛选链条也会中断,所以交给绿曼公司的垃圾全是一级废料,至于绿曼筛选完后,剩余的三级废料会如何处理,就于他们公司无关了。

怎么说呢,李曼君公司在获取利益回报的同时,也给国内整体环境带来了负担。

只是说现在国内还可以承受这样的负担,所以国家才会允许洋垃圾进口。

说到底,还是整体实力的稍微落后,所以什么活我们都接。

而这,也是发展路上无法直跃过去的山峰,我们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把它翻越过去,弯道超车,才能追赶上发达国家。

李曼君看着不远处冒着滚滚浓烟,高耸入云的烟囱,好奇问:

“据我所知,你们发电厂这套设备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投入使用,到现在刚好十年整。”

东洋公司员工颔首,“是啊,一开始设计时,计划是可使用三十年,没想到才过了十年,它就要停下来。”

所以,这套设备其实还可以再使用二十年!

李曼君心脏跳快了两个节拍,压着心中疯狂生长的贪念,试探问:

“那发电厂停下之后,这套设备就这样放在这里吗?”

“大概率会处理掉吧,卖给其他需要的环保公司,或者是发电厂。”

听见这话,李曼君心头更热,“我能好奇的问一下,这全套二手设备要多少钱吗?”

对方摇摇头,表示现在还不清楚,只告诉了李曼君这套设备最初的设计建设成本,大概是三千万。

毕竟只是一个小型焚烧发电厂,和那些动辄上亿的大型发电基地相比,它还是迷你很多。

不过他们这套设备发电率达到了百分之二十左右,每处理一吨垃圾就能发大概400度电。在普遍还是百分之十的发电率中,属于佼佼者。

并且国内焚烧发电厂还有政府补贴,所以建设发电厂,利润空间非常大。

李曼君馋了。

但她没有钱。

只能依依不舍多看那高高的烟囱几眼,带着暗藏在心中的野心,搭上回国航班。

离开半个月的时间,再次踏上熟悉的土地,听着周围熟悉的语言,闻着周遭亲切的空气,李曼君有种如在梦中的不真实感。

但接下来的挑战,并没有给她太多时间去感慨。

在东市机场落地,来到停车场把车取出来,李曼君直接带着龙浩和李薇奔向东市港口码头。

码头上有很多家公司,可以提供接航、下货、仓储、运输的业务。

李曼君一个外地人,想在短时间内挑选到一家价格合适,实力水平也高的仓储公司,很难。

况且现在也不像是后世那么方便,什么都可以在网上搜索,这无疑又增加了李曼君一行人的难度。

李曼君和两个员工分开行动,花了三天时间调查,结果更是一团乱。

报价乱、公司乱、就连员工也是乱的。

龙浩和李薇分别遇到了同一个业务员,但这位业务员给他们推荐的都不是同一家公司。

这就算了,更离谱的是,业务员带两人过去看的仓库也不属于他说的那两家公司中任何一所。

龙浩和李薇疲惫的对视一眼,齐齐看向李曼君,得摇人。

道理李曼君都懂,问题是,摇谁呢?

晚饭后,李曼君躺在酒店大床上,一边听着老公的电话,一边翻自己的电话薄找人。

“你还不回来吗?”赵勇有些无奈的问。

“时间太紧,马上又是年关了,到时候你也知道的,商家都关门回家过年去了,我现在不赶紧把仓储问题弄下来,到时候就来不及了。”

东洋公司包了航运费,可没给她包停泊费用,那么大的货船停在码头上,每天都要收钱的。

“这么紧张吗?今年不是二月才过年。”赵勇不信邪,差遣坐在自己鞋面上敦实的女儿,让她帮忙把电视柜上的小日历拿过来。

年年“啊?”的歪了歪头,赵勇又指一遍日历,小家伙这才反应过来,蹭一下站起,很积极的跑过去把日历给爸爸拿过来。

日历一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