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凤图春史
  4. 第189章 攻守易处
设置

第189章 攻守易处(1 / 2)


郑吉相信,经过这一次宣政殿自辩,朝中官员对她的认知肯定会变了。 是好是坏,她此刻并不在乎。 世路山河险,何有可惧? 她知道方向在哪里,即使行路迟迟,最终也能上高处。 现在…… 想到父皇下令三司会审,还要三天内有结果,郑吉忍不住笑了一下。 攻守之势已易,心急的是旁人才对。 果然,正如郑吉所料的那样,早朝结束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心急火燎。 京兆某处府邸,一个中年官员气急败坏地说道:“怎么会这样?长定公主进殿自辩的事情,此前怎么都没有任何消息?” 如果能提前知道这一点,那么他们就会做足准备,何至于这样被动? “紫宸殿并无消息传出来,我们以为,长定殿下全心都扑在姜贵妃身上,无暇他顾了。”有人诺诺回道。 他是负责盯着宫里的,见到福庆宫一切如常,又想着朝官们步步紧迫,已经胜利在握了,心中多少有些懈怠。 这个回答,显然能不能让人满意,先前说话的中年官员还是气得扼腕。 “行了,事已至此,事后诸葛有什么用?”一个年轻人不悦地打断了他们的话,毫不客气地说道:“便是让你们提前知道,又如何?” 他们是能阻止此事,还是能改变最终结果? “你们在朝中太久,官途顺畅,却也自大傲慢。此后,要引以为戒。” 几个官员被年轻人说得脸上讪讪的,一时都讷讷无语。 的确是这样,他们从不把长定公主放在眼内,就算知道她要自辩,也只会暗自讥笑,笑其不自量力。 因此,在宣政殿中栽跟头,真是不枉。 年轻人深知恩威并施的道理,随即安抚道:“你们也而不用过多自责,此事错不在你们,关键在于薛恭。” 他并不在宣政殿中,并没有亲眼看见当时是什么情形,但是从诸位官员的描述中,能判断是什么情况。 导致出现宣政殿最后结果的原因很多,其中转折之处,在于薛恭。 薛恭为长定那枚私印作保这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在作保之后,薛恭还禀告了一些话语。 正是在这些话语之后,帝王才会改变主意。 究竟薛恭说了什么? 年轻人担心的是这一点。 他很清楚,这是不可能知道的了,即使是他,也没有办法撬开薛恭的嘴巴。 “是,多谢殿下恩恤,臣等以后定会收起轻慢之心,再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几个官员回道。 原来,这个年轻人竟然是一位皇子。 也是,对朝官这样的态度,只能是因为他的身份地位。 不过,这几个官员都称“臣下”,显然 ,这些官员暗中站在他这边,是听令于他的人。 年轻人想了想,提醒道:“长定身边有高人,你们仔细着点,看看是谁给她出的主意。” 他对他的九皇妹太过熟悉了,哪怕她在宣政殿上表现非凡,在他看来也是受人指点。 仔细想来,长定在好几次事件中都能安然无恙,她身边这个高人真是了不起! 是谁呢?长定公主府那些先生吗?还是姜家暗中物色的幕僚? 看来,以后还是要多和这个皇妹“交流交流”才可以。 “是,殿下!” 先前扼腕的中年官员,犹豫地问道:“殿下,那三司会审……林家会得什么罪名?” 江南道贪腐的事情闹得太大了,林家和林鹤云被定罪乃理所当然,但是多大的罪名,当中就有门道了。 皇上已经下令三司要在三天内结案,那就意味着事情再不能拖了。 虽则借姜贵妃有孕把姜家拖下了水,但皇上对姜家的偏向显而易见,先前他们的安排还能奏效吗? 想到这里,中年官员恨恨地说道:“林鹤云办事,太不牢靠了!江南道布局,因他功亏一篑,可恨!” 其余官员面上也出现了惋惜痛恨之意,却又无可奈何。 听到这些话语,年轻人脸色也变得不好看,不得不说,林鹤云出事,牵涉到江南道的布局,令他的心都在滴血。 但他不可能在追随者面前表现出现,只淡淡道:“欲成大事,多有磨难,这也是对诸位的考验,以后大家做事还是以谨慎为上。至于林家……” 他语气变得坚定,承诺道:“只要他日登上大宝,本殿定不会亏待林家。” 他并非信口开河,林家为了他立下汗马功劳,现在牺牲林家只是迫不得已,待他登上皇位之后,定会让林家恢复往日的荣光。 “是,殿下,臣等知道了!”几个官员异口同声道,随即继续商量三司的事情了。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他们信赖的主子,心里其实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从容。 到底,薛恭在父皇身边说了什么呢? 父皇的态度为何会变得那么快?他有一种预感,若是不尽快知道这一点,说不定以后还会出什么纰漏。 对此,姜贵妃也很好奇。 “薛恭是个老狐狸,你是怎么让他开口的?” 她只知道小九有自己的主意,但万没有想到,小九还能使动薛恭。 薛恭是皇上身边的人,是皇上最信任的内侍,小九与他之间有往来,这有利有弊。 “母妃,您可知道雍贵太妃?”郑吉问道。 姜贵妃一下子跟不上郑吉的思绪,想来一会儿,才道:“雍贵太妃?本宫自然记得。” 雍贵太妃,应该说雍妃,是先帝晚年最宠爱的妃子,难得的是,雍妃和太后娘娘的关系甚好,对还是皇子时的皇上也多有照拂。 皇上得以登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人和,也有雍妃相助之故。 可惜,雍妃是个福薄的,在皇上登基不久,已成为雍太妃的雍妃便薨逝了。 太后娘娘悲不能已,还为雍太妃向皇上请了个“贵”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