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唐第一闲人
  4. 第163章 不世出的妖孽
设置

第163章 不世出的妖孽(1 / 3)


炎热的夏天里,活动一分钟流汗两小时,人们普通不爱动。尤其是在没有空调与冰箱的大唐时代,夏天对大多数人来说更是一场严峻的生存考验。大家能不出门的尽量都不出门,如何能让自己变得凉快一些,成了所有人都迫切想要解决的大问题。 在这样的前提下,原本应该十分沉寂的轩辕里小村,最近突然变得热闹起来。村民们每天大清早的都会络绎不绝的奔往萧珪家里,排好了队,按家按户的领取冰块。 冰块这东西,在萧珪看来一文不值。 但是对于大唐的人们来说,冰块可是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才能在夏天享受到的奢侈品。于是他们对于萧珪免费派发冰块,很是过意不去。各家各户在领取冰块的时候,都会主动的留下一文钱,拦都拦不住。 这让萧珪感觉,有点备离了自己的初衷——哪能用这些井水制成的廉价冰块。来赚取乡亲们脸朝黄土背朝天,好不容易攒下的辛苦钱呢? 但是把钱退回给他们,他们又不肯要。萧珪觉得十分为难。 最后倒是尹阿婆想出了主意。这位老人家勤俭惯了,非常懂得精打细算。她说,既然乡亲们非要给钱,咱们就收着,否则他们也会良心不安。但咱们也绝对不能亏了乡亲们。往后只要有人给钱,我就给他们一碗冰镇的绿豆汤。就当是,老婆子卖绿豆汤补贴家用了。 萧珪呵呵直笑,这个办法好! 于是,尹阿婆的冰镇绿豆汤,很快就在轩辕里畅销了开来。 一文钱一大碗,还能附送冰块。这对村民们来讲,已经可以用“极度便宜”来形容了。 渐渐的,轩辕里的冰镇绿豆汤的名气,四下传扬了开来。很快就有了邻村的人慕名而来,专为喝上一大碗冰凉解署的绿豆汤,然后再带上一大块冰块回家,让全家人都能凉快一阵。 一文钱,也就只能买一斤米。就算是对最底层的农民来说,也算是轻松就能接受的超低消费。 于是,尹阿婆的绿豆汤生意越来越好。好在有身强力壮的孙山给她帮忙,否则她都要吃不消了。 这一天,伊阳县的不良帅耿振武,居然都带了几个手下骑着马过来,专程就为了喝上一碗冰镇绿豆汤。他还说,县令明府君夫妻俩,都对轩辕里的冰镇绿豆汤有了极大兴趣,托他也捎一份回去。 萧珪把耿振武留在家里款待了一番,与他饮了一些小酒,然后把自家的马 车借给了他,车厢里装满了冰块与绿豆汤,让他拉了回去。 这一下可就不得了了,整个伊阳县都知道,轩辕里有极度便宜的冰块,和相当美味的冰镇绿豆汤可卖了。 于是,每天清晨都有了许多人慕名而来,在萧珪家的院子前排起长龙,专为购买绿豆汤和冰块。 原本只想补贴一点家用的尹阿婆,现在一天轻松就能赚得上百钱。这样的收入,对她来说简直就是做梦都没曾想到过。 但是生意实在太好也是个麻烦,她的身本有点吃不消了,每天都累得不行。 萧珪又感觉到了烦恼,原本只想做点好事,照顾一下左邻右舍。没想到闹成了这样,每天上百人的登门造访,搞得家里像一个农贸集市一样。大热的天尹阿婆还这样累死累活,这可真是严重违背了自己的初衷但是就此打住不卖绿豆汤了,仿佛也会令人特别失望。 萧珪灵机一动,得了,就让我来带动轩辕里的村民,开办第二产业,赚些外快勤劳致富吧! 于是他找到了里正徐大富,跟他商量联合起来“制冰卖汤”的事情。 徐大富最近眼瞅着萧珪家里门庭若市生意火爆,多少有点眼红,早想去找萧珪讨教技术了,但又有些羞于齿启。现在难得萧珪主动找上了门来,他顿时大喜,毫不犹豫的接受了萧珪开出的条件,同意合作。 萧珪的条件倒也简单,自己掌握“制冰”的核心技术,每天负责向徐大富提供足够的冰块。其他的像劈柴烧火、熬煮绿豆汤和对外售卖的事情,全都交给家中劳动力极其充裕的徐大富来负责。 利润分成比例,一人一半。 徐大富也是一位家底破为厚实的乡绅,像绿豆这种东西真是多到了堆满粮仓,平常很难卖得动,经常担心它要发霉。再加上乡村里的柴禾也不值钱,井水更加不值钱。他自家养的十几个奴婢,在夏天里整天闲着没事吃干饭,现在都能派上用场去赚钱了,简直让徐大富高兴无比。 这绝对是一场双羸的买卖。 并且这个买卖很容易做,还一点都不用担心销路。 萧珪当天与徐大富谈好,第二天他们的“轩辕里联合制冰厂”就开工了。 一车又一车的冰块,从萧珪家里拖到了徐大富的家里。好几口大锅一天到晚不停歇的煮着绿豆汤,源源不断的人走过村口那条老木桥,奔着绿豆汤和冰块而来。有的还是驾着马车来的,将那冰块和 绿豆汤一车车的拖走。 尹阿婆终于不用,再累死累活了。并且她的收入,也大大增加了。 原本她只是想要赚得几个小钱补贴一点家用,没想到萧珪三言两语的交待之后,她都不用动手煮什么绿豆汤了。只需要每天待在家里等着,便有徐大富把钱主动送到她的手上来。 徐大富卖冰和绿豆汤,可就比萧珪以前相当于“白送”的那个价格,要稍稍贵一点了,毕竟他是在正儿八经的做起了生意。但是他也并不黑心,定下的价格仍是大众所能接受,因此生意很好。 于是,他平均每天送到尹阿婆手上的分红,从来没有低于五百钱。 尹阿婆说,以往他家老头子和他儿子都还在世的时候,一家人种田一年忙到头,也未必就能攒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