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唐第一闲人
  4. 第132章 皇家大喜
设置

第132章 皇家大喜(1 / 2)


良辰美景,皇家大喜。

继朝廷迁都大典之后,京城长安再迎一项盛事,寿王大婚。

众所周知,寿王李瑁是当今圣上李隆基三十个儿子当中,最受宠的一个。近年来,有关他要取代太子李瑛而入主东宫的传言,甚嚣尘上。因此,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吸引到无数的注意力。

现在,寿王李瑁终于要成婚了。这对长安的百姓士人来说,绝对是一个“重大消息”。

早有消息传出,寿王李瑁的王妃出身于长安杜氏。这是一个“去天五尺”的累世豪门,常与李唐皇族通婚。

按照大唐盛行的门第观念来讲,杜家的位名门淑女,显然是与寿王李瑁颇为般配。但人们也没有忘记,此前李瑁与杨玉环闹出的那一场“跳水风波”。因此,寿王李瑁的婚礼,变得更加引人关注。

今天就是寿王成婚的正日子,典礼选在崇仁坊的礼院举行。

有传言说,当初寿王不愿在洛阳举行婚礼的原因,就是他认为,那会显得不够庄严也不够尊贵。因为李家从开国治世起,就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凡重大婚礼都会选在崇仁坊的礼院举行。

反过来讲,你若是个旁枝末流的、不受重视的皇亲国戚,就随便找个地方结婚算了。崇仁坊礼院,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既然是大喜之事,当然就得热闹。

寿王大婚,朝廷允许长安的士人百姓前来观礼。所以今天,崇仁坊真是人满为患,热闹爆了。朝廷只

得派出了数以千计的御林军士,前来维持治安。

热闹非凡的里坊街道之间,数以万计的长安人翘首以盼苦等多时,终于看到一支红艳艳的车马仪仗队伍缓缓走来。那整齐的马队,鲜艳的红装,恢宏磅礴的礼乐和漫天洒出的红包利是,无不彰显皇家的浩天威仪与辉煌气派。

在众多御林军士的监督与维护之下,百姓们一边欢呼叫好,一边忙而有序的捡拾婚庆队伍扔来的红包。

在婚庆队伍的正中央,寿王李瑁穿着一身大红喜服,骑一匹高头大马,面带笑容缓缓走来,时不时的对着围观的士人百姓叉手施礼。百姓则报之以欢呼与赞美。

现场气氛热烈之极,仿佛每一个人都陶醉在了一派洋洋喜气之中。

但数以万计的围观群众当中,也有那么几个特列。

严文胜与红绸、虎牙三人一同,穿插行走在密密麻麻的围观人群中间,时时盯着寿王李瑁的一举一动,也密切观察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隔了一条大街的对面,秦洪带着萧易和任霄、章迈一起,也在干着同样的事情。

他们七个人就如同在穿梭在密林之中一个狼群,暗中撒下了一张隐蔽又严密的大网,只等猎物现身。

最后,在一片隆重的礼乐声中,寿王李瑁走进礼院参加大婚典礼去了,寻常百姓不能再进去。

严文胜与秦洪等人只好退去,来到约定的地方碰了头交换消息。结果他们全都没有发现任何端倪,

也没有遇到一个可疑之人。

虎牙开始抱怨不干了,“老贼,都怪你,就爱瞎折腾!忙了一上午,累得满身汗,什么都没有!”

严文胜没好气的道:“我可没叫你来。是你自己,非得跟来的!”

虎牙叫道:“我明明是来看热闹的,你却要我做了苦力!”

红绸道:“你们又吵,烦也不烦?——老秦,你说句话吧!”

秦洪说道:“我想起了先生的一句话,没有发现,本身就是最大的发现。”

众人整齐一愣。

秦洪警惕的四周观望了几眼,说道:“此地不宜说话,我们先回去。”

严文胜有点不死心,说道:“老秦,此事便就到为止了吗?”

秦洪道:“先回去再说!”

“好吧!”

入夜之后,喧腾了一整天的崇仁坊,总算是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但是因为寿王大婚,长安今夜不宵禁,各条街道上依旧还有行人车马不停往来。

在举行了庄严的大婚典礼与盛大的国宴之后,寿王李瑁的婚礼移至寿王府,继续进行。

寿王府位于入苑坊,那里是长安城的东北角,紧紧依靠大明宫的宫墙,离兴庆宫也不远。

十几年前,李隆基在入苑坊大修豪宅,将他的十个儿子全都安家在此。从此这里就成了皇子们的聚居之地,被称为“十王宅”。后来又改称为“十六王宅”,再后来李隆基的孙子也多了起来,便又有了“百孙院”。

现在,长安人已经开始用“十六王宅

”,来代称李家的皇子皇孙。

十六王宅是由宫中派人统一管理,平常的规矩十分严格。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