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战国千手发家实录
  4. 182. 回家
设置

182. 回家(1 / 2)


火之国大军攻破昌故城到达逸阳城下时, 雷之国大名的使者来到了军营的主帐中。

上次雷之国大名拿一张空头支票吊住整个火之国结果反手放了个二尾的事过去了还不到一个月,这次来未必不是故技重施。因此三人商议之后决定,先由雪间和泉奈出面会会使者, 探探他的诚意再做决定。

“雷之国使者太甫敦参见两位族长。”

泉奈坐于上首的案桌后, 等他施礼毕,开口问道“贵使自逸阳城而来, 所为何事”

“陛下听说火之国大军远道而来,特命在下前来呈上文书一封。”

说着,太甫敦从袖中抽出一只长条木盒, 双手呈了上去。泉奈给安和使了个眼色,安和会意, 上前接过交给了泉奈。

泉奈打开木盒,从中取出一卷红线缠着的淡黄色纸张。他解了线展开后扫了几眼,递给了坐在身侧的雪间,冷笑道“贵国国君真是大方, 上次说要割让涌城以南予火之国,这次更是大方,竟将扬含城都纳入其中, 真可谓是诚意满满啊。”

太甫敦自然从泉奈的话中听出了讥讽之意, 答道“此乃我皇深思之后献与贵国大名的大礼, 并命在下传达歉意。上次之事实乃我皇听信小人之言,故而失信于贵国。此番文书乃我皇亲笔写下,有玉玺大印为证, 必不会重蹈覆辙。”

“我等虽离大名府甚远,未曾见过文书,然前次贵国遣使而去,想必不会只带了无印的一纸空文吧。”

雪间看完, 把文书交还给了泉奈,然后表示一个字都不信“上次贵国以这一纸文书拉扯了两个月,此次又打算拖延多久”

明明之前和谈就完事了,非得等到火烧眉毛见着棺材了才知道落泪,急慌慌的送了求和书来,哪有这么简单

“我皇自知上次行事颇为不妥,故而今日遣在下前来以示诚意。”太甫敦倒是很放得下姿态,“且贵国大军斩杀我十数万军兵,可谓是尸骨成堆,惨不忍睹,不知添了多少孤寡。而今贵国兵临逸阳城下,我皇为保这一城的百姓,愿与贵国议和,还望傅川将军能够上书贵国大名,转达我皇的意思。”

雪间“”

这怎么说的好像你们成了受害者一样

“贵使可真是能说会道。”雪间冷哼一声,肃然道,“分明是贵国对火之国宣战在先,出兵越过汤之国边境在后。汤之国大名向我皇求援,我火之国为着自保也为着汤之国的安宁,才不得已派出大军。”

“如今贵国技不如人被打到都城之下,反倒装出一副可怜相,是做给谁看”雪间觉得这使者跑这来恶人先告状真是有意思,“原在肴山关之时贵国便带着这番说辞去了大名府。我皇仁慈,不愿两国百姓徒遭战火之苦,故而命我等暂缓进兵。”

“谁知贵国出尔反尔迟迟不交割土地户籍账册,反而趁停战之际调兵遣将放出二尾杀我将士害我木叶忍者,令众人死伤无数。我等这才忍无可忍不待大名之名打破肴山关攻克昌故城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向贵国大名讨一个公道。而今贵使却在我面前大言不惭说什么尸骨成堆平添孤寡,我倒想问问,我火之国连同汤之国因尔等死去的将士和忍者,难道就没有父母家人不是枯骨黄土吗贵国大名既想保全百姓性命,当初又为何要执意宣战,难不成逸阳城外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雪间这一番话说得太甫敦哑口无言。本就是雷之国背信弃义在先,被人打到都城之下危在旦夕在后,此刻又不料千手雪间一个忍者竟如此伶牙俐齿,太甫敦一时无言,半晌才答道“那都是之前我皇考虑不周,方才在下已经代为致歉了。在下此次正是为议和而来,正如三族长所说,雷火两国均为大国,若是相争受苦的只会是百姓,因此三族长与其抓住不放,不如化干戈为玉帛,重结友好才是上上之策啊。”

雪间其实也不想抓着不放,只是谈判一事本就凭的是口舌上的机锋,因此丝毫马虎不得。此时见他不得不改了说辞,也放软了声音,抿了口茶,变脸似的笑道“贵国大名既有诚意,便该拿出相应的态度来,贵使以为呢”

太甫敦知道火之国要提条件了,于是试探着问道“贵国之意是”

“立刻自铁之国撤兵停战,修书议和,这自不必说。此外,遣使带好求和及交割土地的文书及籍册前赴大名府一应交割完毕,并以数倍赔付火之国、汤之国及铁之国一应军费钱粮。”雪间顿了一下,“此次贵国大名既为谗言所惑,以致战火蔓延。此等不利于两国修好之人,还望贵国大名能尽快惩处。”

太甫敦微拧着眉头听完,说道“三族长所说停战割地赔付钱粮等一应事务,我皇与贵国商议后定会应允。然三族长所言要让我皇惩处言战之人,恐怕有些逾越了吧。”

“逾越恐怕这话还轮不到贵使来说吧。”

雪间自然明白官员的任免乃是雷之国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