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杀路寒
  4. 04 农耕游牧烽烟起
设置

04 农耕游牧烽烟起(2 / 2)


叶,一代代传承至今。  所以在我看来,中原也好,北漠也罢,两国的百姓同样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原是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又继续说道:“只不过用你们汉人的一句老话来说,那便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北漠虽有辽阔的草原,但土地其实极为贫瘠,再加上风沙连天,几乎不可能农耕种植,只能靠放牧牛羊为生。而且一年四季还要追寻着水源和牧草流浪,生存本是艰难。  相比起来,中原境内却是土地肥沃、矿产丰盛,四季气候宜人,可谓天赐的富饶之地。中原百姓世代生活于此,大都是以农耕为生,各自安居乐业,从而靠着一代代的努力和积累,日益繁荣昌盛。  所以北漠与中原两国之间持续了上千年的烽烟,无论是现在的金帐王庭,还是以前的匈奴、柔然、突厥、契丹等等,从古至今,其实是由双方的生存方式和地理条件所决定;再说的直接一点,便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天生的敌对关系。  因为对于以游牧为生的北漠百姓来说,要想获得盐、铁、布、粮这些必需的生活物资,就只能求之于以农耕为生的中原。而这当中的方式,或是银钱购买,或是以物易物,或是索取纳贡,或是烧杀抢掠。但不管是用哪一种方式,最后的结果始终还是中原富足、北漠贫瘠。”  听到族长的这番言论,不仅是江浊浪和小雨,就连在场的其他牧民也是脸色一肃,相继陷入沉思。  显然,这位已经有九十多岁高龄的部族族长查干巴日老爷子,能够分析总结出这么一番道理,不但是毕生阅历赋予他的知识,同时也是由他过人的智慧所引领。  过了半晌,小雨才重新开口,向这位族长淡淡问道:“如此说来,两国之争,要么是北漠灭掉中原,要么是中原灭掉北漠,否则这一场仗是无论如何也打不完了?”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都是微微一凛,莫名感到一丝凉意。  为首的族长也是愕然半晌,随即回答道:“北漠一向贫瘠,草原上的牧民传承各自的血统,又是以部族为聚,常年颠沛流离,本是一盘散沙;要论国力,自然远不及中原的历代王朝。  所以要说中原灭掉北漠,在过去的上千年里,其实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这片草原的主人,也早已不是最初的那一批部落。  然而不管这片土地再如何贫瘠,长生天却始终没有抛弃她,风吹不倒,火烧不尽。无论草原上的这些部族覆灭多少次,这片草原也依然会迎来她新的主人。  至于北漠灭掉中原灭掉,恐怕数千年来只有一次,便是两百多年前草原上那位至高无上的金帐大汗。在那位英雄的带领下,不但一统草原各部,而且征服四海八荒,几乎让太阳能够映照到的土地,都成为了我们的牧场,就连中原也不例外。  直到那位英雄陨落之后的一百多年前,他所建立的帝国才逐渐衰落,各部族的牧民也终于被汉人驱逐回了草原,重新沦为一片散沙。  却不料就在所有人都认定北漠一国将会一蹶不振之时,数十年前的草原之上,又再次飞起了一只翱翔的雄鹰,也便是中原人口中所谓的太师。他的出现,非但让金帐王庭重新一统北漠各部,令整个草原兵强马壮,甚至还曾大破中原兵马,一举俘获中原皇帝,从而让北漠和中原两国再一次陷入对峙之局,也便是如今两国之间这连绵不断的战火。”  最后,这位年迈的族长忍不住长叹一声,摇头说道:“由此可见,两国之间这一场持续了上千年的战火,纵然如同姑娘所言,其中一方遭受到灭国之灾,终究也会死灰复燃。而双方之间的战火,也将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谁也没有办法改变……”  听完族长的这番回答,江浊浪和小雨都没有再说话了。  不错,有些事情,本就没有办法改变  ——就像是花开花谢、人生人死,无论做什么努力,不管怎么挣扎反抗,依然还是同样的结局,而且会永久轮回下去……  在场牧民们也没有再抱怨什么,纷纷收敛心神,重新投身于歌舞的欢悦之中。  待到歌声尽、舞姿停,今夜篝火前的这场聚会,也便就此结束了。  伴随着各家各户相继离开,愿意收养开欣的那个妇人其木格,却把江浊浪、小雨和开欣叫去了她的帐篷,说是有东西要送给开欣。  随后她在箱子里翻找许久,终于取出一个布包递给开欣,说道:“要不是刚才大家的聊天,我都险些忘记了。我家男人去年托人带回来的东西里面,这顶帽子因为用不上,便一存放到了现在。正好眼下天气转寒,送给开欣戴再是合适不过。”  因为早已谈好了要让其木格收养开欣,江浊浪他们也并没有推迟,便让开欣道谢收下了这顶帽子。  待到三人回到自己的帐篷,开欣已迫不及待地解开布包,里面却是一顶在中原随处可见的小孩子戴的虎头帽。  眼见这顶虎头帽色泽鲜亮,棉毛厚实,开欣当然很喜欢,急忙撑开帽子想要试戴。  却不料还没等她将这顶虎头帽戴到自己头上,卷在一起的帽缘处,突然掉落出了一小截物件;仔细一看,竟是一截细细的断指,血肉早就已经干枯  ——显而易见,那是一个和开欣差不多大小、只有四五岁年纪的孩童的断指……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