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人在三国:我靠画饼得了天下
  4. 第41章 捏软柿子
设置

第41章 捏软柿子(1 / 2)


江明用的计略就是简单的以退为进。

可因为他能提前洞悉全局,早早做好准备,这个法子出奇地有效。

五千人,一波奇袭之下,近乎是兵不血刃地夺下了胶东防线。

“废物,守城的家伙全TND是废物。”

统领这支黄巾贼寇的黄巾渠帅在得知胶东防线失守后,破口大骂,他明明在胶东防线上留了八千人,八千对五千,而且是守城,这样的防线怎么会在转眼间就被攻破?

江明用的法子很取巧,也很简单。

主要是充分地利用这些黄巾贼寇的贪婪。

江明先是让一小队的人装作是从前线退下来的伤兵。

这一队人的主要目的就是散播消息,让胶东防线上的黄巾贼寇相信在前线作战的黄巾贼寇马上就要攻下东莱防线。

这些黄巾贼寇没有占据一处领地的长远目光,有的只是劫掠财物的贪婪欲望。

贪婪蒙蔽了这些黄巾贼寇的眼睛,他们只想到一点,等攻克东莱防线后,他们这些留在后方的人连点汤渣都吃不上。

黄巾贼寇哪有狗屁的军纪,在这样的念头下,留守胶东防线的黄巾贼寇争先恐后地赶赴东莱前线,相当于是把胶东防线拱手让给江明。

如今,黄巾军势大,各地州郡在黄巾军的冲击下,全跟豆腐一样脆弱,在这样的情况下,江明仅凭五千人就夺下了有五万黄巾贼寇聚集的胶东郡,这一战让他名声大显。

通过这个名声,江明不断扩招他麾下的人马。

如今,受他统帅的胶东守军达到了将近三万人,其中,愿意追随他,而不是仅仅与他一起抵御黄巾贼寇的将士已有三千人,比起先前的三百守军多了整整十倍,这让江明十分欢喜。

有人欢喜有人愁。

江明夺下胶东防线后,有三万黄巾贼寇无处可去,游荡在东莱和胶东之间。

经过先前的连番战斗,江明已经把这些黄巾贼寇打怕了,而且,东莱远比胶东富饶,这些游荡在两郡之间的黄巾贼寇自然而然地选择进攻东莱防线。

在这样的情况下,东莱防线的将士对那个纵容麾下亲兵贪功,欺压其他将士的东莱太守极度失望,每天晚上都有不少人偷偷离开东莱防线,投奔江明。

对东莱郡而言,更具毁灭性的打击是张梁带着三万黄巾军主力要渡过黄河来攻击东莱。

原先是顾忌江明在东莱,张角才不让黄巾军主力去打东莱。

现如今,江明离开了东莱,黄巾军主力实在是忍不住,选择来吃下东莱郡这个肥肉。

碾压,渡黄河而来的黄巾军主力以碾压之势,转眼间就攻占了一大半的东莱郡。

在简体字的帮助下,张角的太平道教义在河北一地的普及度极高。

黄巾军主力中有不少人是狂热的太平道信众,其他的人最起码也已经被太平道教义教化,愿为太平道教义中所描述的太平世界所奋战。

这些从河北来的黄巾军主力对普通百姓极其友好,好到甚至是送吃送喝,尤其是对不停给河北一地生产温室大棚所需玻璃的泽县百姓。

黄巾军主力对普通百姓有多好,他们就对士族有多凶残。

那些在暗中联合起来恶心江明的士族在临死之前才反应过来一点,江明是唯一一个能救他们的人。

面对黄巾军的前后夹击,已经当过一次逃兵的东莱太守再次选择逃跑,这一次,他无处可逃,在逃跑的途中,他被黄巾贼寇拦截,丧命在黄巾贼寇的屠刀下。

“江侯爷,我们怎么办?”

江明在接管胶东后,找了一些在当地有名望的人当他的侯府幕僚,用这些人来处理胶东郡内的事务,虽没有成为胶东太守,但整个胶东郡都以江明马首是瞻。

东莱郡完全沦陷后,胶东防线要面对的是六万黄巾军,更关键的是其中还有三万是黄巾军主力。

张梁和他麾下的三万黄巾军主力,这让人想想就腿软。

“我不会逃,我会在这死守到最后一刻。”

江明的这句话说得很平静,但又响如雷霆,作为一名领袖,他没有空耍嘴皮子,而是以身作则,坚守在第一线。

这一点足以让那些被黄巾贼寇祸害过的胶东百姓归心。

除此之外,江明麾下还有花荣,花木兰和太史慈这些英勇武将能提振其他将士的士气。

有民心,有士气,胶东防线不是不能守。

况且,张梁并不会带着他麾下的主力军攻击江明。

江明跟张角是有直接合作的,他给张角提供的温室大棚之法不仅大大有利于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