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人在三国:我靠画饼得了天下
  4. 第18章 蔡琰苦闷,诗会扬名
设置

第18章 蔡琰苦闷,诗会扬名(1 / 2)


诗会会场有一处楼阁。

楼阁里不时会传出莺莺燕燕的笑声,这楼阁里的人都是这次参加洛阳圆月诗会的女眷。

“今年这圆月诗会当真是热闹,这些才子的诗都比以往几年的要好。”

“姐姐笑得这么开心,可是看上哪个如意郎君了?”

欢庆氛围下,楼阁里的这些女眷相互打趣。

“真要说起来,这些士族公子里,自然是河东卫家的卫仲道最有才华,最是仪表堂堂,不过,你我姐妹都与他没有缘分。”

在这场圆月诗会开始前,参与圆月诗会的大部分人就都已经知道结果了。

卫仲道会赢下诗会,名扬天下,迎娶蔡文姬,就此走上人生巅峰。

听到这些女眷的议论,一直与现场欢庆气氛有些格格不入的蔡文姬抚琴弹奏起来。

“好美妙的琴声,能有如此琴艺,此人肯定是蔡大人之女,蔡文姬。”

“闻琴声便可知这定是一位佳人,仲道兄当真是好福气啊。”

卫仲道的诗是压轴的,此时还未公之于众,但在场的绝大多数的人都纷纷开始向他庆祝。

半场庆祝,稳操胜券。

“贤侄女,如此欢快的琴曲,你为何弹出三分苦闷。”

曹操跟蔡邕学过乐礼,与蔡邕是知己好友,这层关系下,蔡文姬自然算是他的侄女。

欣赏琴音时,他听出了琴音中的苦闷之意。

“人人都说才子佳人乃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孟德兄也认为蔡大人之女理该为这段姻缘感到欢喜是吗。”

江明也听出了琴音中的苦闷之意,同时也猜出蔡文姬此时在想什么。

“难道不该如此吗?”

在曹操看来,这段姻缘很不错,卫仲道出身名门,仪表堂堂,在太学中颇有才名,从各方面讲,他都配得上作为自己侄女的蔡文姬。

“最好的和最好的在一起,看似天经地义,合情合理,但这是婚姻大事。”

“只是因为对方是最好的就跟对方在一起,这根本没有给自身感情提供可选择的基础。”

对于如今这个世道而言,江明这个理念太过超前。

这世界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多人在婚嫁之前都没见过对方一眼,这导致在其他人看来,蔡文姬能有一个出身名门,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良婿,理该偷着乐。

正是这份所有人认为的认为,造就了没有选择的无奈。

“德安兄弟的这话让曹某受教了。”

曹操没想到江明会说出这么一番能说服他,让他无法反驳的言论。

拱手一拜后,他又叹了口气:“不管如何,我那侄女最终都会嫁给那个卫仲道。”

说着,曹操喝了口酒,他越发能感受到琴音中的苦闷。

这时候,荀韬再次找上江明。

不顾这是曹操的席位,他坐下就拉着江明小声说道:“德安兄弟,你的诗真有万全把握吗?”

“你也听见了,那些人的诗一首比一首好。”

“其中有几首诗好到我认为那卫仲道多半写不出比那更好的诗,可那卫仲道却还是信心十足。”

“由此可见,他的诗势必不同凡响,有可能是太学名儒给他润色过的。”

圆月诗会的诗不一定要现场作,甚至也不一定要自己做。

因为河东卫家的关系,太学要力保卫仲道在这次圆月诗会中获胜,帮助他铺路,很可能会提早准备,让一些名儒专门给卫仲道写首诗,卫仲道这样的士族公子哥最是道貌岸然,完全有可能做出这种事。

“放心吧。”

江明的自信让荀韬怔神,他无法理解江明为什么会有如此把握能赢有可能是当世名儒专门为卫仲道写的诗赋。

不理解,但荀韬此时只能是相信江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圆月诗会来到了尾声,整场诗会下来已经受到在场绝大多数人祝贺的卫仲道在太学的造势下,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背出了确实是由其他大儒帮他写的诗。

“脸不要了,当真是脸都不要了。”

“那个卫仲道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诗才,这诗赋的风格完全是郭研的风格。”

郭研是太学博士,虽不是有名大儒,但他以寒门子弟出身的身份成为太学博士,乃是有真才实学的,荀韬以前在太学读书的时候,也就对他的课有些兴趣,没想到郭研会给卫仲道做代笔写诗。

河东卫家,这就是河东卫家的能为。

江明拍了拍荀韬的肩膀,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