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复兴汉室,从救下魏延开始
  4. 第153章 叛军围城
设置

第153章 叛军围城(1 / 2)


成都城外,巴西郡守程祁,巴郡郡守杨汰,江阳郡守李橼,再加上刘永和刘理,确实有两万兵马。

三位郡守打着“斩姜维,诛奸佞,清君侧”的旗号,刘永和刘理打着“若奸臣难制,誓死清君侧”的旗号,至少名义上不是谋反。

而此时的成都城内,只有向宠麾下的两千宿卫兵。

“陛下,叛军暂时没有攻城。

“他们喊话说,一个时辰之内,如果见到姜将军首级,他们马上就放下兵器,任由陛下处置。

“若是陛下不肯斩杀姜将军,他们马上就引兵攻城。”

向宠刚刚禀报完毕,张表就出言指责:“向部督,你称城外诸军为“叛军”,是不是有点欠妥?

“他们率兵围城,确实有点激进。

“但其初衷,是规劝陛下斩除奸佞,以正朝纲。

“如此不顾性命的忠贞之士,你怎能称其为叛军?”

“张尚书!你好生大胆!”

厉声大喝的人,正是左将军向朗。

大步上前,怒指着张表鼻子,“姜将军乃诸葛丞相嫡传弟子,有勇有谋,用兵如神,三次讨贼,大获全胜。

“如此的国之栋梁,你竟敢诬为奸佞之臣,到底有何居心?

大喝声中,满朝武官尽皆点头,纷纷指责张表颠倒是非。

尽管面对千夫所指,张表并不慌张。

沉着地向刘禅和众臣行礼,缓缓说道:“陛下,诸公,谯从事月前所言,其实不无道理。

“我大汉偏居一隅,兵微将寡,民少粮亏,暂不具备克复中原之实力。

“当前,我大汉应当死守国门积蓄实力,等到兵强马壮之时,方能一举扫除孙曹二贼。

“然,姜维将军与魏将军,为了个人之利串通一气。

“短短三年,就三次对外大规模用兵,使得国力更加衰弱,民生越发凋敝。

“八月初,孙吴遣使前来,复和之心诚意满满。

“陛下审时度势,决定与东吴重归于好,遂向东征大军下发退兵诏令。

“正是魏将军与姜将军抗旨不遵,使得汉吴联盟化为泡影,使我大汉陷入两面受敌之被动局面。”

张表顿了片刻,恭敬地朝向朗抱拳行礼,“敢问向将军:抗旨不遵之人,难道是忠臣?

“为了中饱私囊,连年对外用兵,使得大汉国力更加衰弱之人,难道不是奸佞之臣?

“没错!张尚书之言,微臣深以为然!”

大声附和之人,正是右选部郎杨戏。

向殿内众人抱拳致意,继续说道:“奸佞之臣,其实有大小之分,有明暗之别。

“在我看来,诸如克扣军饷、贪污受贿、言语不逊之人,不过是品行问题,算不上大奸大恶。

“而魏将军与姜将军这种,满口国家大义,打着克复中原之旗号,连年对外用兵弱我国力,劳民伤财却未占得一城一地,难道不是大奸大恶之臣?

“如此佞臣,若不尽早除之,我大汉克复中原之大业,必是遥遥无期。

“今,甘陵王、安平王、程太守、杨太守和李太守,不顾千夫所指,不顾身家性命,举大义扛大旗,誓死为国除奸,必将永载史册,流芳百世。

“还请陛下勿再迟疑,速斩魏延与姜维,上正朝纲,下安民心。

“若能如此,大汉之隆,必将指日可待!”

“荒谬!杨选郎颠倒黑白,误国误民,荒谬至极!”

费祎站起身,不顾蒋琬的眼神阻止,大声说道:“甘陵王、安平王与三位太守,纠集大军围困成都,不论什么理由都是谋反大罪,当诛九族!

“杨选郎,竟然称其为忠贞之士,其心可诛!

“今,我大汉之国力弱于曹魏与东吴,唯有强大自己的同时不断削弱敌方,才是长久之计。

“古往今来,以攻城略地作为胜败之评判标准,本就是天大的谬论。

“而杨选郎,竟然以攻城略地作为忠奸之评判标准,岂不是误国误民?

“就如此次之东征,魏将军与姜将军并未动用国库存粮,却俘虏吴兵三万余,带回百姓十七万之多,难道不是强大自己?

“同样是此役中,魏将军与姜将军并未占得东吴城池,却让东吴武陵郡千万亩粮田不敢耕种,难道不是削弱敌方?

“再如建兴六年至建兴十二年,我诸葛丞相凭一州之微弱国力,打得九州之曹魏“凉雍不卸甲,中原不释鞍”,迫使曹魏向关中运粮四百余万斛,难道不是削弱曹魏之国力?

“若按杨选郎之意,我诸葛丞相数次对曹魏用兵,并未攻得一城一地,难道是奸臣?”

费祎的连番质问,逼得杨戏满脸通红。

特别是最后几句话,既让杨戏不敢辩驳,又引来无数人齐声附和。

姜维不禁感叹,费祎全程参与了此次东征,思想认识果然提高了许多。

“咳咳……咳……”

刘禅清清嗓子,脸上的担忧毫不掩饰,“众卿不必争吵,是非忠奸,朕自有定论。”

稍稍顿了片刻,咬咬牙,目光移到蒋琬身上,“城外贼兵两万之多,依大将军之意,如何才能速退贼兵?”

可能顾及到吴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