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美利坚胜者为王
  4. 第120章 两分钟极限进攻(14)
设置

第120章 两分钟极限进攻(14)(1 / 2)


第120章 两分钟极限进攻(14)

佩顿曼宁日后招牌性的两分钟极限进攻有以下技术特点:

1:无聚商。字面意思聚商代表聚集、商量。比赛过程中,列阵之前进攻组往往聚集在一起,四分卫要在这个时候布置阵型、进攻阵容、进攻路线。

在两分钟极限进攻中,这个过程被直接省略,只依靠四分卫的短口令、手势进行信息传递。剩下的就是“眼神配合”。

这不仅需要四分卫和队员彼此足够熟悉,还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反复练习。

2:尽量只使用空中进攻,也就是传球。

传球相比于跑球更容易获得大码数。且传球在失败、出界时会停表,这些短暂的暂停时间对于进攻组而言非常宝贵。这也是佩顿,会用“四外接”这样极端传球阵容的原因。

3:必须确保零失误。假使出现抄截、掉球的情况,毫无疑问会直接宣告比赛结束。

此外还包括更加频繁的冒险战术、要实时针对对方的防守策略进行快速调整,更好的利用暂停等。

可以说,两分钟进攻需要的整体战术素养很高,而且用不好就是自乱阵脚,这也导致除了职业的NFL赛场,几乎没有高中球队会主动练习这种战术,包括espn全国排名第一的德LS高中。

果然,伊森在球场上宣布的计划引得众位队员发出诸多反对意见。

“伊森,这对于队员之间的配合要求太高。”阿尔伯特第一个提出质疑。

“阅读选项式进攻(Read Option Offense)、三重选项式进攻(Triple Option Offense)、三角形阵(Triangular Formation)、埃默里-亨利阵(Emory & Henry Formation)我们还有很多特殊的阵型没有使用过,这些都可以让对手变得措手不及,为什么我们不试着练习这些阵容,而是选择风险更大的两分钟极限进攻呢?”跳蚤接着说道。

“甚至包括野猫阵……”有队友低声说道。因为这个阵型代表一个另类流派——“无四分卫战术”。

“在极限进攻中,任何失误都会毁灭性的打击……”库珀也提出了质疑。

别说队友们不尊重伊森,要是换个四分卫,只怕大家早就开始“come on你一定是疯了”吐槽。只能说伊森提出的这个选择较为离谱。

伊森听着队友们的话语,倒是频频点头。

“这些问题,其实托马斯之前已经和我交流过……”

“我觉得你们忽略了一个重点,那就是我们不管是在技战术、球员个人能力、身体方面都落后于即将要面对的对手。”伊森也不多说,直接道出事实。

实话难听,但这就是事实。

先前球队靠着伊森的个人能力诺曼人异军突起,加之前不久的训练营让队内变得焕然一新,到如今私下里队友也保持着良好的健身习惯。

正如之前某位解说员所说得一样:诺曼人正在向着一流球队迈进。

而接下来的对手,伯根高中可是拿过全国冠军,包括决赛圈的对手,都不仅仅是一流球队,而是一流顶尖球队。

所以,大胆的战术选择就显得很有必要。

“但我还是觉得……”跳蚤仍旧坚持自己的想法,明明战术选择有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要选择最复杂的?

“因为我们的对手不仅仅是伯根,而是决赛圈的全部对手,我们的目标是全国冠军。”伊森缓缓开口。

两分钟极限进攻不是一个战术,而是一整套连续不断的快节奏战术,相比之下,是最为难以针对的。

“还有谁有问题?”伊森环视众人。

这下队员们倒是无人再质疑,毕竟要拿全国冠军的话,手里没有点压箱底的底牌,确实非常困难。

让队友理解“两分钟极限进攻”的必要性后,开始正式的训练磨合。

总体上看,两分钟极限进攻算是一整套不停顿的连续进攻,拆解一下,每一次进攻都是一次完整的快攻战术,之前的经验同样可以沿用。

伊森使用正常的进攻组和防守组对练方式,在列阵时给队友下达命令,说出相应的路线案号,同时加上手势。

单是给每个人布置路线,就花掉了十多秒的时间,这还不算提前就确定的阵型和进攻阵容。

换言之,放在争分夺秒的两分钟极限进攻时间里显然是不及格的成绩。

但是目前也只能做到这样。

第一轮尝试从结果来看还算成功,累计推进了35码。

伊森看了一眼开始进攻前就计时的秒表,时间已经过去了3分10秒。

太慢了!

第二轮进攻,伊森尝试加快布置时间。

“等一下……你刚才是让我走‘库珀路线’?”库珀表示没听清。

在接下来的提速进攻中,队友间也是出现失误,马蒂奇已经落位,但是跳蚤的路线和近端锋相冲突,两人差点撞了个满怀。

第三轮极限进攻尝试,伊森的传球又让两个队友同时争抢,这在之前的比赛和训练中还从来没有出现过。

可以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