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渡春宵
  4. 第229章 哪有硬塞的
设置

第229章 哪有硬塞的(1 / 2)


原先两个站门口的姑娘,如今都已回来了,帮忙招待进店选料子的客人。

前头人来人往,想姜念也不好太抛头露面,掌柜娘子推着她到那扇屏风后。

“姑娘别看菜这么点,这战事刚息,咱们才开张几日啊,往后生意有得做呢。这大大小小的庆功宴不会少,紧接着又是年关,贵人们都要裁布制新衣的。”

姜念倒没泄气,这几日能卖出四十三匹,又是三十五两白银一匹,已然算是可观。

若是细水长流地卖,她自然稳赚不赔。

然,她还背着债,叠着利息呢。

“阿姐,依你看,我们卖完下个月,顶天能卖多少匹?”

下月是九月,十月到前年这段日子不上不下,注定冷清,她只抓眼前这一个半月。

妇人忖了忖,告诉她:“三四百吧。咱们虽说东西好,可毕竟不是京中的老字号,有的勋贵人家宁可花色老些,也要挑那些老店的。”

姜念点点头,又说:“京中老字号有哪几家,你且替我列出来,盯着他们的动向,有空约出来,一起喝个茶。”

掌柜娘子一惊,“喝茶?您自己去吗?”

姜念点点头。

“这怎么行呢!”妇人声调刚扬起来,想起是在店里,又匆匆压下,“他们都是些大老爷们,您一个小姑娘,怎么好去……跟他们喝茶呢。”

她眼珠子一转,替她想了个主意:“这样,往前您都跟韩公子有商有量的,虽说他有阵子没来了,您去寻他,要做什么同他讲,他总愿意替您周旋一回的。”

倒是端得个好主意,姜念笑着摆摆手。

“一来我如今请不到他,就说真能请来,这布庄究竟是我的还是他的?总不能回回假手于人吧。”

掌柜娘子还欲再劝,被姜念止住,“行了,你就照我说的去做,要是他们想自己进料子,立刻来告诉我。”

姜念在店里转一圈,临走不忘又选两匹,一匹稳重些的给侯夫人,另一匹简单些的给萧珩,掏了钱一并捆进马车里。

又不忘寻间点心铺子,给萧珩稍了份桃酥,才回去侯府。

往侯夫人院里走时,院里传来少女尖细的嗓音,不等她看清那些人,便有人转头问:“是不是回来了?”

姜念放慢脚步,一时没急着进院子。

却架不住里头有人热络,挽着她臂弯,拉她进门。

“你是……”

那人报上身家姓名,姜念自觉从未与人有过交际,更不明白她今日为何在此。

谁料里头如这般的少女,还有五六个,和她一般大的年纪,笑容娇俏,寒暄着“姜姑娘可算回来了”。

这之中姜念唯一眼熟,还能叫上名字的,就只有虞曼珠。

如今是不同了,她不再虚情假意地跟姜念调笑,甚至隐隐带着几分恭敬。

而其余五名少女,显然仍旧以她为首。

“虞姑娘,许久未见了。”

姜念刚跟人打了招呼,屋里素琴姑姑走出来道:“姐儿可算回来了,先进来,给老夫人问个安吧。”

侯夫人叫她进去,自然是要跟她说明情况的,姜念说着“失陪”,忙不迭跟人往里走。

进到屋里,再没热络的视线黏在身上,姜念才终于好受些。

“都见过了?”

侯夫人坐在桌边,衣裳轻便随意,没有待客的模样。

姜念便知,不是她把那些人叫来的。

“她们来做什么呀?”

桌边女子舒了口气,说:“有的人啊,见你喜欢首饰就成箱成箱送;怕你没朋友,就一性找了六七个。”

那人是谁,自不必多说。

姜念气得坐到人身边,“谁说我没朋友?”

缓了缓又道:“我一天天的,又不是没事做,谁要跟一群无关紧要的人交朋友?”

“嗯,”侯夫人扬了声调,“我知道你忙得很,可架不住有的人当你闲啊。他自己还忙着,怕你被哪个野男人再拐跑,可不得帮你找些事做?”

姜念张了张唇,竟然没能反驳。

是啊,谢谨闻又不知道她有事做。

可也不用硬塞一堆姑娘给她吧?

哪有朋友还要硬塞的?

对此,侯夫人深有同感,却爱莫能助。

姜念气得说不出话,没一会儿,方才挽她手臂那个姑娘又进来,说是想去府上北园采桂花,央她带人同往。

到底她们是无辜的,姜念捏了捏拳头,站起身,也算认了。

一路走过去,她也不能说这些姑娘不好,可这些朱门绣户出来的女儿家,除了年纪,跟她没什么相似的地方。

多是说些京中趣闻,哪家闺秀嫁了高门,哪家贵女竟去低嫁,自家哥哥嫂嫂如何,平日里娘亲如何管束。

再风雅些,也就是吟诗弄赋。

有人转头问姜念:“姜姑娘,你读宋词吗,最喜欢哪位词人?”

方才也听她们提了几个女词人,姜念耳生得很,这会儿迎合不上,只得如实道:“我……略读过几篇辛弃疾。”

姑娘们念叨着“辛弃疾”,一时接不上话,难免冷场。

也怨不得她们,谢谨闻嘱咐过的,要寻些心性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