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渡春宵
  4. 第64章 第一次坐车入宫
设置

第64章 第一次坐车入宫(1 / 2)


午后正是容易疲乏的时候,谢谨闻眼前浮现一张玉白小脸,和凑近时,她粉嫩的耳垂。

似乎……真没在上头见过环痕。

“算了算了,”女子随意甩下一碟点心,“你心里没我可以,只要别把承德忘了就好。”

酸里酸气的话,谢谨闻不至于听不懂。

“制了几样给她,你想要,回头叫梧桐送库房账册来。”

“这还差不多。”

女子满意离去,谢谨闻再看杭州府任官的名册,却乱糟糟记不起这是个什么人。

勉强勾画一页,他再度搁笔。

“白刃!”

少年人身形鬼魅,穿一身银白窄袖圆领袍。

“在呢,爷。”

“听水轩近日如何?”

白刃如实道:“风平浪静,许家人也都很安分。”

桌案后的男人却抬眼来看他,“还有呢。”

“还有……”他认真想了想,“爷,梧桐没说别的了,有也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谢谨闻抬手揉了揉眉头。

白刃知道自己大概没懂,站在原地死命想。

方才谁来过?是太后。

太后说什么?要赤玉,但被主子送出去了。

主子还能送谁东西?

“哦,我知道了!”他握拳拍在自己掌心,“您是不是想问姜姑娘的动向?”

开窍了,但开得不是很全。

谢谨闻无言,终于听他开始汇报:“姜姑娘在侯府也太平,萧伯藩父子暂时没法再出手,且上回追杀也不是冲姜姑娘去的。”

“至于其他嘛……姜姑娘去东街看铺子了,就是上回您买的那七间。”

谢谨闻仔细回想,发觉送了那么多首饰,一次都没见她带过,看来还是首饰铺子更合她心意。

“她没去听水轩吗?”

白刃摸不着头脑,“您上回不是交代了这几日忙,更何况才没两日,姜姑娘怎么会过去听水轩呢。”

谢谨闻深邃眼间染上了一丝复杂,似愠怒,又更似无奈。

“你回去,换梧桐过来。”

“啊?”白刃只觉得无辜,他不是听懂主子的意思,把姜姑娘的消息如实禀报了吗。

怎么主子还不满意啊?

“爷,我哪里做得不好,您告诉我……”

男人丝毫不理会,顾自翻开新一页名册,“出去。”

白刃出宫时还一头雾水,想着一定要找人好好请教请教。

两名御史的人选第二日就要定下,谢谨闻当晚留宿宫中,熬夜勾了三个人出来。其中一个算是能敲定的,另一个却还犹豫不决。

于是第二日早朝后,沈渡便被传进了内阁制敕房。

谢谨闻面前摆着三张写了人名的字条,其中一张不同,已经紧挨五色诏书放置;另两张隔远些,并排堆放着。

“下官见过太傅。”

“没旁人,直接过来吧。”谢谨闻没回头,语调比平日更轻缓些。

“是。”

男人赤色袖摆随着手臂抬起而垂下,长指点在诏书空缺处。

“这个名字,你来填。”

密诏的主意是他沈渡出的,派过去的人是韩荀长子,韩钦池;陪都调去的御史已定下一个高仁甫,余下在蒋廷声与刘洪之间抉择。

这待选二人只有一个共同点:和临江王派脱不了干系。

沈渡几乎立刻开口道:“考成新制推行的第一年,下官在吏部文书中见过刘洪刘大人的考评册,说好听些是中庸过盛,说难听点,便是一事无成。”

“而这位蒋大人,”他走上前,指腹轻捻捏起那个名字,“当年上京途中,下官曾与之偶遇,结为忘年交。蒋大人两朝旧臣,实为老成谋国之辈。”

光论用人,这两人根本不必挑。

谢谨闻只道:“可他有位恩师。”

蒋廷声驻守陪都多年,与朝廷斩不断的联系便是赵靖和,而赵靖和恰恰是临江王的老丈人之一。

公平起见,随行御史皇帝这边出一个,还要从临江王麾下选一个。

敌人的帮手,自是选得越无用越好,可谢谨闻记得蒋廷声一篇奏疏,是说江南一带苛捐杂税,百姓不堪重负,遭了楼、赵二人的驳斥。

“大人可还记得,当日下官与您对弈时,说的剑走偏锋。”

谢谨闻当然记得,那日姜念也在,沈渡暗示他可以策反赵靖和。

而这第一步,不妨就让赵靖和的门生,蒋廷声来走。

“落笔吧。”男人思索片刻,起身让出书案后的位置。

沈渡知道,他这是信任自己,更是在给自己机会。

只要蒋廷声能做好这一次,他在朝中便能稳妥许多,离入阁供事也更近一步。

沈渡将拟好的诏书交给内侍,不必票拟,送小皇帝那儿批过红,便能去文渊阁宣旨了。

门口梧桐正候着,见沈渡出来也只点头问好。

沈渡侧过身,示意她可以进来。

“大人,侯夫人入宫了,来与太后娘娘商讨世子继位之事。”

“嗯。”他反应不大。

“还有……”女子唇边含笑,声线压低几分,“姜姑娘也入宫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