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回档少年时
  4. 第四十三章 纪灵的软饭(看过上一章屏蔽章节的书友可不看)
设置

第四十三章 纪灵的软饭(看过上一章屏蔽章节的书友可不看)(2 / 3)


是别的地方政府搞股份制改造还缩手缩脚,我们一上来就要搞产权无偿转让,这个步子确实有点大,有必要把握好舆论影响。”

纪重的这番话说的杨家荣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伸手指了指纪重,正要说什么,但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他看了一眼时间,才说“老纪呀,晚上咱们去徐家菜馆喝两杯?”

纪重点头说成。

两人又简单的聊了几句,纪重才起身离开杨家荣的办公室。

下楼梯的时候,他并不意外的遇到了城南区区长霍建忠和张云起,两人肯定是来见杨家荣商讨收购罐头厂。

看来,这件事杨家荣心里早有定论。

纪重和霍建忠打了声招呼,才望向张云起。

张云起叫了声“纪市长好。”

纪重只是点了点头,没打算说什么,但霍建忠这个人精好像坐实了他和张云起之间有什么关系,笑呵呵的直接先行上了楼。

纪重背着手看着霍建忠的背景,对张云起说道“杨市长是个务实敢干的人,直接点,但要多考虑职工们的利益。”

张云起点头“谢谢纪叔叔。”

纪重“嗯”了一声,背着手下楼。

张云起笑了笑,上楼追上霍建忠,霍建忠意味深长的对张云起笑道“张总,纪市长相当不错,年轻,前途无量,我听我家小子说,纪市长的女儿也相当不错,很漂亮嘛。”

张云起笑呵呵的“霍区长,你是想说我在吃软饭吗?”

张云起和霍建忠走进市长办公室的时候,杨家荣已经让秘书收好棋盘,坐在办公桌前翻阅龙景园罐头厂整体收购方案。

其实这个方案他已经看过很多遍,早没有最开始的惊讶,也没有反复翻阅后的深思疑虑,但他就是想翻翻,想看看,想从里面找到一种颠覆的勇气。

直到张云起两人进来,杨家荣才从资料上收起目光,等霍建忠简单介绍后,没有客套,他开门见山第一句话就是“小张,如果你现在接手了龙景园罐头厂,你会怎么做?”

张云起道:“杨市长,龙景园罐头厂后期的运营工作相对复杂,包括生产线,罐头原料,产品包装,销售策略,管理团队调整等等这些都要改,就眼下的情况来说,为了让罐头厂尽快恢复生产,我会做四点工作。”

杨家荣十分干脆“说来听听。”

张云起道“第一、注资一百五十万成立一家新公司整体运作龙景园罐头厂第二、签订收购协议后立即给龙景园罐头厂职工发放一个月的工资第三、将龙景园的产销进行分离,罐头厂主要负责生产,销售这块会对接给联众贸易,搭建全新的分销渠道第四、在春节前,把龙景园罐头厂积压的几十万瓶罐头全部卖出去,再给两百多名职工们补发一部分工资过个好年。”

杨家荣瞧着侃侃而谈的张云起,样子看着还是个学生,但谈吐气度见识和思维逻辑确实远胜一般人,看来,天底下还真是有生而知之者的。

杨家荣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继续问“两百多名职工快一年没领到工资了,前期就发一个月工资,是不是少了?”

张云起道“但发多了他们会有惰性。”

杨家荣对这句话不是很满意“这不是歪理吗,工资本来就是职工的,怎么叫发多了就会有惰性?”

张云起实话实说“事实上,他们的工资现在一分也拿不到。”

杨家荣敲了敲桌子“这就是你今天坐在这里的原因!”

张云起道“杨市长,如果我接手,该他们的,一分也不会少,但我现在要考虑的是怎么让背着近千万债务的罐头厂活下去,这不是管理者的责任,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必须同舟共济,我会制定销售奖励方案,发动全厂职工一起卖罐头,职工想多拿钱,就得多卖罐头,而不是指望那点工资。”

杨家荣这才点头“现在距离春节只有两个月时间,那么多积压的罐头,你保证卖的完?”

张云起道“我保证不了,但我保证罐头厂春节后一定重新恢复生产,职工有生活保障,能过个好年,再也不会上街给政府和市民们添麻烦。”

这次杨家荣没有做声,他盯着神色沉静的张云起,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的敲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小张,我一分钱不要,龙景园罐头厂所有的人所有的财产所有的土地都归你了,但是,希望你兑现你说过的话。”

一直以为,自92年发起的产权改制是中国40年改革开放中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祖国的繁荣昌盛,房价的高不可攀这一切的一切,我们都能够从那个时代寻觅到起源。

限于能力,我不能深入的去探索这些起源,但是,既然写到90年代,国企改制就是不可能绕过去的。因为这是那个时代最宏大的叙事背景!没有这个叙事背景,怎么看得清历史的尘埃?怎么可能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怎么凸显动人心魄的人物弧光?

在写这一卷的时候,我真的热切希望在这样一个宏大的叙事背景之下,展现每一个大人物或者小人物在压力之下做出的最激烈最接近于本能的反应。

主角是一个普通的商人。

当然,我期望在普通前面加上三个字:有温度!

然而他终究是一个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