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4. 第878章 洛苏李渊,李世民明心见性!
设置

第878章 洛苏李渊,李世民明心见性!(1 / 5)


洛苏来到长安,是为了即将发生的大事,这世上的许多事,都是有迹可循的,洛玄夜被调走,就是这么一件事。

洛苏想要见一见李渊。

他许多年都不曾见过李渊了。

在一切的最后,他准备给李渊一个机会,一个可以选择的机会。

……

李世民不愿意和突厥开战。

内有李元吉虎视眈眈,外有大唐政局的不稳,在内外交困中的他,并不愿意和来势汹汹的突厥连天大战一番。

他借用自己和突利可汗良好的私人关系,利用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间的嫌隙,单枪匹马,单刀赴会,在突厥人之前,成功让突厥人退兵。

不费一兵一卒,没有伤亡,只付出了金银布帛就让突厥人北归。

这对于李世民来说,无疑是又一次的胜利,但对于李元吉和太子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对于李渊来说,突厥人的退走,毋庸置疑是值得开心的,之前对李世民的怒气,也消散一空,又变的父慈子孝起来。

我这儿子是真能干啊。

李世民一回到长安,就得到了晴天霹雳般的消息,洛玄夜竟然被皇帝派到了岭南!

对于他来说,这简直就如同断掉了他的一条臂膀。

在李世民的庆功宴上,他问李渊道:“陛下,区区岭南,如何值得让周国公前往呢?

此番虽然退却了突厥人,但臣以为,这些突厥人随时会卷土重来,周国公是我大唐

臣以为应当将周国公召回,至于岭南,淮安王、沮阳王、河间王等宗室诸王都有才能,可以独当一面,又是我李氏至亲,臣以为都可以胜任。”

把洛玄夜搞回来,无论发生什么事,李世民心中都更有底气,但李渊下定的决心又岂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况且在李渊身边还时时有人吹风,李世民还没有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在他面前说,“秦王本就因为功劳大而倨傲,失去了作为臣子的敬畏,现在又立下大功,想必更是无法无天了。”

李渊老了。

他年轻时尚且算得上有作为,现在老了之后,被女人和臣子在耳边一哄,就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主见了。

他的脾气也变得敏感多疑,就像是每一个畏惧死亡的老年君王一样。

李世民是他的儿子,他又重视亲情,所以他强行克制着,否则按照他对李靖、窦建德那些人的杀伐果断,的确早就动手了。

不得不说,李渊和李世民间是真的有很深感情的。

李渊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李世民的要求,李建成笑着说道:“此番秦王为我大唐安危立下大功,为兄甚是欣喜,太子妃在府中为秦王布下了酒宴,父皇,我李氏有秦王,这是李氏之福啊。”

李渊闻言很高兴,他有些醉醺醺的,突然觉得太子和秦王之间也不是不能和平相处,现在建成就很有兄长的模样。

“好好好。”

李渊有些晕晕乎乎的笑道:“你们兄弟间,感情好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大唐开国,就是父子、兄弟、姻亲、故旧,不要忘记这些东西啊。”

李渊这么说,而且太子和秦王又没有彻底撕破脸,太子给李世民举行庆功宴,无论如何,李世民都没有不去的道理,除非李世民已经准备好掀桌子了。

“多谢太子和太子妃了,我会准备去赴宴的。”

庆功宴就在一片还算是和睦的氛围中落下,李世民乘坐马车返回秦王府,然后他收到了来自洛玄夜的信件。

“见信如面。

我留下这封信,你打开的时候,想必已经夺取了对突厥的胜利,我相信你总是会胜利。

我被调往岭南,是为了什么,想必你是明白的,这或许是一个完全无法预知的未来。

从晋阳起兵开始,我们不曾分离过,这是

但如果你真的有想法,给我一封信。

关山万里,我会回到你的身边,我拿着矛,你持弓,我们会再创造最后的胜利。

我愿意赌上一切。

还记得那一篇《威凤赋》吗?

敢在洛氏面前,敢在文公老祖的面前用凤凰来比喻自己,伱是我见过的

你是能济世安民的二郎,我在千万里之外等着你。

文公曾笑着说不如以后给你起个诨名叫做‘二凤’,真好听,愿你扬翼四海,振作八荒。”

信中并没有写什么关键的东西,但这封信却如同一汪清泉,灌注进李世民心中,他是个无比强大的人,也是个非常需要精神力量的人。

从这封信中,李世民仿佛能够看到洛玄夜挑灯坐在书桌前,沉思着该要写些什么,最后舍弃了那些劝告的言语,只写了自己内心深处最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对亲人、对朋友的担忧,以及那种愿意为朋友两肋插刀之意。

只要李世民一封信,关山万里,洛玄夜愿意回来。

没有天子的命令,擅自离开岭南道,回到长安参与一场政变,如果李世民失败,洛玄夜会死。

但他义无反顾。

李世民满含热泪的将信放在怀中,想了想,还是烧掉,这封信对洛玄夜不好。

对于李世民要去东宫赴宴,秦王府的每一个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