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4. 第819章 天下事在人心忠奸
设置

第819章 天下事在人心忠奸(2 / 6)


士人的首要目标是完成自己匡扶天下的大任,士族则家在国前,胡汉之辩也没有那么成体系。

但现在不一样,经过洛氏一千多年的宣传,现在虽然没有产生民族国家,但夏夷间的铁幕却横贯在中间,这是一个只能进不能出的铁幕。

胡人可以进来转化为夏,但条件是比较苛刻的,是要从思想上完全入夏才可以的,而背弃这一点的,将会受到莫大的歧视。

燕国是诸夏之国,这是曾经的洛氏所认证的,投降给燕国,只要不是那种极度反复无常的无耻之徒,不会引起太大的波澜。

当然,忠义这两个字肯定是落不到身上了。

魏国东都洛阳,洛河之水依旧潺潺流淌,在洛河边上,可以看到数不清的人在朝拜,神威如狱真是名不虚传,如今洛神信仰遍布广大,立起了不知有多少庙宇,在每一座寺庙和道观中都能够见到洛神的神像,还有无数单独的庙宇,尤其是紧邻着洛水的洛阳。

洛阳即便只是东都,但依旧是天下最繁华的城池,相比较为偏远的长安,位于天下之中,又有无数冠冕明珠加在头上的洛阳,更像是诸夏的首都。

不过洛阳如今的军事作用的确是不大,河洛地区北部和燕国隔着黄河对望,东部则和汉国、梁国隔着虎牢荥阳对望,南部和梁国隔着数部关隘对望。

这种几乎是被包围的形势,若非有洛阳八关在手中,魏国关中也能给予助力,早就应该被攻克了。

但如今说能不能守住,谁都知道,河洛是守不住的,无论是谁,都一样。

逐鹿中原,在四国各占一边的情况下,变成了避开中原,以防止被三国围攻。

所以燕国要先进中原,再东出、南下双管齐下,先夺取崤山以西和黄河以北的土地,再图谋洛阳。

汉国要先北上灭掉燕国,或者南下灭掉梁国,而不是直接东进攻取河洛,若是汉国这么做,立刻迎接的就是三国群殴。

梁国是唯一一个能进攻河洛的,正如春秋时楚国向周天子问鼎一般,梁国可以将河洛和现在的土地融合,但最好的选择还是先北上青州,夺取青州后,再东进攻破虎牢荥阳,继而夺取洛阳。

只不过燕国不进攻汉国冀州的情况下,梁国没有能力北上灭掉盘踞青州等地的汉国,也难以攻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益州,只能退而求其次先进攻河洛。

在燕国大军进攻河洛时,身在长安的魏国君臣还未曾知晓时,镇守洛阳的开府仪同三司、镇东将军曹修就已经知晓了这件事。

他先是快马加鞭向长安汇报消息,而后则开始抽调河洛地区的兵力,魏国在这里的势力已经说不上很强,曾经的司隶有七个郡,除三辅外,还有三河与弘农,河内在黄河以北,早就沦陷,河东现在位于战场。

曹修所能够抽调的就是洛阳所在的州郡,现在被称作司州,在魏国建立后,就将荥阳以西,崤山以东,黄河以南的这一块土地建立了司州,司州下辖三个郡。

主要还是要依靠关中和蜀中的兵源。

曹修从河洛地区拼尽全力抽调出八千勇士,抽调再多的人,他担心影响洛阳八关的守卫。

待燕国进攻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整座长安城瞬间陷入了鸡飞狗跳中,尤其是听到此番燕国还是慕容恪亲自领兵后,畏慕容恪如虎的魏国人,更是惶恐起来。

大朝会上。

四个辅政大臣站在最前,望着嘈杂的群臣,燕国来进攻,自然不能坐以待毙,但是打仗这种事,让谁去?

谁敢去和慕容恪对战?

魏国中人才凋零的实在是太厉害,尤其是和人才层出不穷的燕国比,差点实在是有点远,打胡人就属燕国占便宜,不仅仅有慕容恪一个人,还吸收了很多人才进来,这些人文化水平虽然差,但武德颇为充沛。

曹承嗣微微闭着眼,他可不会去主动揽这件事,他对自己有自知之明,根本不可能是慕容恪的对手,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在战场上胜过慕容恪。

杀死一个大将,并不需要在战场上。

见到没人说话,太后便将目光落到了隐隐为辅政大臣之首的曹承嗣身上,这自然不是曹承嗣的权力超过了另外几人,而是因为曹承嗣比较活跃。

“左将军可有什么妙计?”

听到太后询问,曹承嗣平静的说道:“启禀太后,臣不通军事,这件事应当询问几位精通战阵的大臣。”

一推二五六。

想要让他承担这个责任是不可能的,等到其他辅政大臣战败后清算,那倒是曹承嗣的长处。

或许是觉得这种回答实在是过于敷衍,曹承嗣沉吟了一下又说道:“臣一直以来所说的都是,挑拨慕容恪君臣间的关系,臣了解到燕国太后和燕国中许多贵族都对慕容恪不满,这或许是我们所能够利用的点。

慕容恪在前面领兵作战,如果能让燕国后方断掉他的粮草,这场河东之战或许就不战而胜了。”

太后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慕容恪是燕国重臣,燕国太后怎么会断掉他的粮草呢?左将军莫不是在开玩笑?”

曹承嗣抱拳回道:“启禀太后,您是女中豪杰,不弱于男子,燕国太后却不是,臣了解到燕国太后非常贪财,而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