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逐元
  4. 第八十四章 舍生
设置

第八十四章 舍生(1 / 2)


第八十四章舍生

伤心之人,何止吕敢当一个人?

虞醒麾下老兵中,芒部的人占了相当部分。

此刻,军营之中哭声一片。

舍利畏找到了吕敢当,说道:

“我有一个办法,能打败鞑子,为你报仇。你可愿意?”

本来沉浸在悲愤中,吕敢当猛地抬起头,瞪着充满血丝的眼睛:“什么办法?”

********

“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谢枋得拜见郡王。”谢枋得一板一眼的,对虞醒行郡王之礼。

虞醒连忙搀扶起来谢枋得,“谢公,而今兵危战急,吉凶莫测。你不该来。”

“我此来,是来给郡王上贺表的。”谢枋得说道。

随即从衣服最里面掏出一封扎子。

双手呈给虞醒。

虞醒打开一看。却是一封贺表。

恭贺虞醒晋位云南郡王。

贺表都有一定之规,各种套词,不用多言。

唯独贺表后面署名却长达数页,虞醒粗粗看了,最少有一百多个人名。

第一个,自然大宋兵部侍郎,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谢枋得。

文丞相幕府,勾当机宜,赵文。

进士,辰州推官,萧立之。

进士,节度推官,胡幼黄。

等等等。

到最后已经没有任何头衔了。

庐陵大宋义民王节。等等。

“谢公,你应该知道而今的局面。一旦这名单落到鞑子手中,后果不堪设想。”虞醒说道。

“殿下可知道,临安最近发生一件事情?”谢枋得说道。

“何事?”云南与临安太远。

又在打仗,消息传播并不快。

“蒙古国师八思巴的弟子杨琏真迦,挖掘六陵,取先帝骸骨为器-----”

谢枋得说道这里,已经哽咽,难以说下去了。

很多细节他都说不出口。

杨琏真迦不仅仅将宋六陵的陪葬品全部盗走,还将宋理宗的尸体倒悬在树上,将身体里用来防腐的水银倒出,更是将宋理宗的头盖骨做一个酒杯。

自古以来,亡国之辱,无过于此。

谢枋得缓了一下情绪。

“老臣自然知道此时局面。不仅仅老臣知道,老臣这些故友们也都知道。但是,天下到了如此这地步,乃是三皇五帝以来所未有,夏亡于夷。”

“天下能不绝如缕,死灰复燃。赖有殿下。”

“能与殿下同生死。乃谢某,与谢某诸位老友之幸也。”

谢枋得的到来,政治意义重大。

这代表虞醒正式与东南反抗势力合流。

更代表着,南宋的政治遗产完全被虞醒接收。

这其实,是虞醒去请陈宜中的想法。

从此虞醒对江南,乃至对大都的情况,不再是一无所知。

感谢元朝的暴政。

其实南宋末年大宋朝廷已经走进了晚年,贾似道横征暴敛。说大宋朝廷多得人心,那是笑话。

如果真那么得人心,就不会屡战屡败了。

但是元朝来了之后,所有人发现,原来凡是都要比较。

宋朝不是个东西,他最少将天下百姓当人。只是欺负人而已。

但是元朝,他直接将天下百姓当做牛马奴婢,产粮产物而已。

这才是无数人前仆后继,愿意与鞑子同归于尽。上至士大夫,如谢枋得,下到普通之百姓,山民,和尚,道士决意反元。

只是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渺小的。

历史上谢枋得,被元廷强行征召为官。他绝食而死。

而农民起义从元朝开始到结束,从来没有停过。

虞醒拿着这封贺表,觉得沉甸甸的。

这不仅仅是一封贺表。而是无数东南父老的殷切希望。

遗民泪尽胡尘里,西望可有王师来。

“我知道了。”虞醒郑重其事的将贺表收了起来。

“殿下,”亲卫孟将说道:“舍利畏大师来了。”

“请吧。”

舍利畏坐在轮椅上被人推进来,看见谢枋得微微躬身行礼。

“殿下,可有破敌之策?”舍利畏问道。

虞醒沉默。

这一路上,他反复思量,他反复推敲。

都没有想到什么破敌之策。

兵法正道,少则守,多则攻。

为什么少则守?

因为,借助防守的地形与地势,可以节约兵力,做到以少敌多的地步。

而现在,不能守。

前文说过,滇东北这一片山势都是南北走向,石门道看似是一条路,但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道路系统。封死石门关一线,再加上凌霄峰两处关键,勉强堵死了这一条路。

而一路南下到七星关附近。

也就是后世毕节附近,就地形上有很多道路可以行军。

也就是说,虞醒即便堵着这里,元军也可以分兵一路,向西攻乌撒。

拿下乌撒之后,南下攻曲靖,西南攻昆明,都是可以的。

甚至西进,攻张万之后。

元军具有完全的战略主动权。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