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逐元
  4. 第五十八章 元一统志
设置

第五十八章 元一统志(1 / 2)


第五十八章元一统志

虞醒见效果不错,心中也松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昨夜,昆明父老的功劳,我是看在眼里的。我欲求昨夜敢战之士,招录名下,组建新军指挥。还请诸位父老推荐。”

“务必令野无遗贤。”

此言一处,立即有听明白的人眼睛亮了。

给田之后,还给官职。

而土地是更所有昆明百姓的,这推荐官员,分明是给他们在座的人。

问明白虞醒想要的指挥仅仅是管五百人的军官之后,这些老者更加兴奋了。

官职太高,自己家的子弟未必能拿捏得住。

这就好。

“不知道殿下准备要多少人?”

虞醒盘算了一下,说道:“四十个吧?”

虞醒可不是乱封官许愿的。

一举一动都大有深意。

首先,这群老者能到虞醒面前,那都不是普通人。

虞醒只是让高九请城中父老来见。

南诏大理多年经营下来,与汉唐情况相近,尊老。这些老者能代表昆明城中一部分群体。

不管是因为什么?

是老者处事公道,有学问,家风正,街坊临里信任。还是这老者子女众多,个个蛮横,附近的人都不敢与他家争,最少他们代表了昆明城中几乎所有人。

让他们推荐人出来当官,这些老者自然不会自己当了。他们年纪大了。自然会推荐自己的子孙。

这代表他们与虞醒绑在一起了。

虞醒知道,五百人的指挥,也是不好当的。

有人指挥五百人,如王四端,冲敌破阵,罕有人敌。

有人指挥五百人,春游都走散了。

这些推荐上来的人,能力如何?堪不堪用?

对虞醒来说,并不重要。

他准备给这一批军官一个特殊的任务。

那就是后方俘虏营中数万俘虏,四十个指挥,不过两万人。让他们一人领五百人。他们如果能将这五百俘虏给拿捏了。编练好。那么将来未必不能在军队上混。

反正虞醒将来也会扩军。

如果不能,也没有什么?

虞醒现在缺人,大不了扔到曲靖当小官,将曲靖老人换来一些。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批人拉拢昆明上层,也通过这一批人告诉那些俘虏,昆明已经是我的了。只要听话,你们也能步步高升。

如此一来,这批俘虏就可以消化了。

看管俘虏的数千士卒,与数万俘虏编练出来的新军就可以参与到接下来的战事中了。

看着为了这四十个指挥名额都吵起来的昆明父老。

虞醒知道,他们一时半会儿吵不出来个名堂。

不过,结果如何。已经不重要。

重要的是,昆明此刻真正姓虞了。

粮食与民心这两件事情解决了,剩下的也就是一些琐事了。

“段实,大理段家。”

虞醒对度消灭段实?消灭大理段家。整合云南人力物力,应对鞑子会剿?”

********

元上都。大安殿。

元朝其实是两都制。

每年夏季,忽必烈都会带着群臣来到上都避暑。

上都乃是金之金莲川,本为金朝皇帝按钵避暑地。成吉思汗攻金,在此地驻扎,后忽必烈在金莲川开幕府,这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金莲川幕府。

大安殿。原为北宋之熙春阁。金灭宋后,修建中都,将熙春阁原样拆了。在金中都重建。后蒙古灭宋,忽必烈亦将熙春阁拆了,在上都重建。

名之为大安殿。

一阁三迁,可称大安。

真金太子正在向忽必烈进言:“我大元之疆土,前所未有,四方至极,当修大元一统志,以昭天下,令天下汉人知道,前朝之种种,万难比我朝之万一。”

“好。”忽必烈笑道:“我儿长进了。”

“汉人,是有很多好东西,一定要学汉人的。但万万不能将自己当汉人。汉人的学问很好,但是他们都学愚了,你学汉人的,要学他们的好,不要将自己学成书生。”

“一肚子酸臭气。”

“今日的提法就很好。”

“汉人一提就什么上古,三皇五帝,以为我蒙古人是化外野人,必须听他们的才能治国。他们如果是对,听一听也无妨。但是他们自己将自己的国给玩没了。现在要我们事事听他们,不可笑吗?”

“今日,就让他们看看,这天下有多大,这化外有多大,南人那一点地方,不过我大元一角而已。”

“《大元一统志》,不仅仅要修,还要好好修,不仅仅要修汉人,也要修西域,修南洋的。让汉人知道,他们不过是我大元治下一族而已。”

“真金,你既然提了。这件是你就办吧,一定要办好。”

“是,阿爸。”真金太子见自己提议得到了忽必烈的夸奖,心中也很高兴。

“对了,有一件事情。”忽必烈说道:“你一提一统志,我想起来了。这一件事情,也交给你办吧。”

“阿爸请讲。”

“汉人史书中对黄河源头一直说不清楚,我当年讨伐大理的时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