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逐元
  4. 第五十二章 决然
设置

第五十二章 决然(1 / 2)


第五十二章决然

“我们为鞑子打仗能得到什么?”

高九继续问道。

没有人回答。

对于鞑子上层来说,战争是一切的来源。政治资本。经济利益,一切都源于战争。大元盛世就建立在战争之上,没有军事上的胜利,基于军事建立的大元政权,到处都是弊端。

可以说,没有持续不断的对外战争胜利,就没有稳定大元政治中枢。

但,对底层百姓来说是什么?

除却少数幸运儿之外。

能够从士卒成为将领。跻身于上流社会。

大部分都是战争的牺牲品。

元朝最重跟脚,什么是跟脚?

是不是孛儿只斤家族,或者孛儿只斤家族的亲戚。也就是否与黄金家族沾亲带故。

祖上是不是,成吉思汗所封的四大臣,九十五个千户之一。

祖上是不是,窝阔台,蒙哥时代的降将,大臣。比如汉人军侯。巩昌汪家,大理段氏。

都不是,这辈子都难以出头。

昆明这些士卒战死不少,但是结果如何?有大体是骨灰让同乡带回去,能怎么样?甚至尸骨不能还乡。

唯一有可能的收获,那就是攻破城池,会放手大掠,他们抢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

即便那个时候,大头也是上面的。

他们就是炮灰,是大元的战争燃料而已。

他们愿意打仗吗?不愿意。

可以不打吗?

不行。

问什么收获?

说什么?怎么说?

高九指着附近一块田地,大概有几百亩。说道:“这一片地是谁家的?”

“以前是高家的,现在不知道。”

“是蒙古人的军田。”

“对,应该是回回人的土地。”

“不,”高九大声说道:“这是我们的地。”

“你们或许不知道云南郡王的军功赏田制。只要打下昆明,就是大功一件,从我以下,你们每一个都有赏赐,少则几分。多则数亩。就要看你们的表现了。”

此言一出,这些人都镇住了。

好久才有人开口:“高大人,你说的是真的吗?”

“宋人不许叫大人,要叫将军,或者统制。”高九说道:“自然是真的。我问过杨承泽将军,就是捧日军指挥使,而今他依旧赏田千亩,全部在曲靖。”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都赏田,从小卒到将领,只要有功,都会有。”

“即便没有功劳,也会分给你一些荒地,供给粮饷。军中组织你开荒,开出来,就是你的。”

最后这一条政策,是虞醒的补丁。

因为虞醒发现,就云南来说,耕地是相当有限的。

将来很有可能没有耕地授田怎么办?

自然是开荒。

个人开荒是很难的。需要考虑种种问题。但是军队屯田,自古以来就是可靠的办法。只是难以维持而已,土地开垦出来,分给将士。也算是一种生产模式。

而且西南,不管是云南,四川,贵州,乃至缅甸,都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的。

当然了,因为而今还没有大规模将士退役。

这个条款,还在纸面上。

只有高九投降之后,对相关政策了解非常仔细,连这备用的条款都记住了。

这也让高九产生了极大信心,单单从这个政策上,高九就相信虞醒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自南诏而大理,云南自成一国数百年,自外中原,独领天南。而今难道不能继续吗?”

高九才没有什么再战中原,反攻鞑子的想法。他仅仅想建立一个如南诏,大理一样的割据政权。

不要小看南诏大理,这两个政权全盛的时候,都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了海边。令整个缅甸臣服,甚至一度攻入安南。

只有中国历史中视为小国。

高九自然想延续这种辉煌。延续高家世代权臣的地位。

而现在的战局,看上来也不是不可能。

“大好土地,何人主之。”高九忍不住说道。

身边的这些将领看着

那是田亩,那是田产,那是安身立命的本钱。

传承家族的底气。

“干了。”

“老子拼了。”

“我家要是能在昆明城外有块地,我死了也心甘了。”

“不就是鞑子吗?老子宰了他们。”

分田,是最强烈的兴奋剂。

赏田,是虞醒能迅速拉起一支大军与鞑子大战的本钱。

云南经过南诏大理两朝,虽然与中国有一些差别的。但是农耕民族的本性却是一样的。

有田,就有一切。

为了灌溉的水,都能打出狗脑子,不要说为了田地本身了。多少人命都不在乎。

“现在我们想想该怎么办?”高九说道:“而今大理段家的人已经进了城,我们如果被发现了,可就只能退了。”

“我知道,我家房后的城墙上,我挖了台阶,可以直接爬过来的。”

“我知道,我家东边河沟,是能游到城外的。”

“我知道-------”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