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逐元
  4. 第一百零五章 云南郡王
设置

第一百零五章 云南郡王(1 / 2)


第一百零五章云南郡王

现在的局面,是不能机械的照搬明朝的经验。

朱元璋起兵的时候,天下纷乱,元朝需要对付好几个目标,所以低调,免除第一波打击。这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南宋方灭,各地虽然也有一些乱子,这种元朝特产。但是规模不大。不足以吸引元朝的注意力。

虞醒拥兵数万,横跨两省,破曲靖,焚宜宾,斩杀二总管。这样的体量,不管怎么藏都是藏不住的。

可以说此时此刻,虞醒就是大元第一反贼。

这没得洗。

也没得藏。

也就是说,不管怎么办,鞑子不可能放过他的。

战争不过迟早,无法回避。根本做不到逃避打击。

也就是说,他正名位,不,正名位,该来的一定会来的。

而正名位的好处也是极大的。

毕竟,虞醒并不是自己要称王,而是要继承大宋的法统。

大宋四百年天下,即便倒下了,对现在的虞醒来说,依然是庞然大物。历史上垂名史册的南宋遗民,就有不少。更不要说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的人物了。

而虞醒现在缺人,特别缺高级人才。

张万算是厉害。其实尚不如速哥儿,赵立赵老爷子也不过区区一府县之官。

权衡利弊之下,虞醒有了选择,虞醒才不会搞什么三辞三让。

“事已如此,吾当仁不让。”

虞醒这个态度就够了。

剩下的自然是臣下去做。

其实这个时候,应该有一个文官来操作各种封号与礼仪的。

奈何虞醒麾下人员太过紧张了。这一次根本没有得用的文官来用。奈何,这一次过来,根本没有带文官。于是,李鹤找来一个宜宾的读书人,叫周洪。

勉勉强强操办起来。

首先要做的祭祀先帝与崖山死难烈士之灵位。

然后才是虞醒晋位之大典。

晋什么位置?正什么名号。也是要商议的。

最后,虞醒敲定就云南郡王。更有平章军国政事,枢密院使等加衔。

虞醒毕竟不姓赵,不是宗室。如果虞醒是宗室,如刘备之于大汉,直接称某王,甚至称皇帝未必不行。

外姓直接称王称帝,就有一些太过了。

而郡王这个位置,就是进可攻,退可守。

郡王是人臣爵位之极。

人臣生前封郡王的就有,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等等。

现在之局面,如果大宋朝廷尚在,封虞醒一个郡王一点都不过分。

同样郡王也是皇子初封之封号。

宋代的皇子,先封国公,再迁郡王。然后亲王等等。

虞醒其实也可以走这一条路,为将来留有余地。

也暗示了:云南郡王不是虚衔。而是实封。

虞醒不是臣子,而是一路诸侯。

也向上上下下昭明了自己的野心。

他没有想过,立一个赵氏子孙为帝。

也不想给

不过,虞醒麾下各部对大宋赵氏,也没有多少想法。

张珏旧部,不知道期盼了多少年朝廷的援军与资源,结果呢?

奢雄等人之前不是大宋忠臣,之后就是了?

郭英杰这类人,他们不是任何人的忠臣,太识时务了。

只是行军之中,敌人还在后面,鞑子追兵随时可能追上来接战。

一切从简。

甚至连三牲一时间也备不齐,更不要说其他东西了。

而赵立那一封空白圣旨,派上了大用场了。有这一封圣旨在,就算是再简陋,也自有法统。

好在李鹤发挥了创造力,将梅国忠以及麾下两部将的人头代替三牲,祭祀天地。

一般来说,这样大典之后,就要各级将领官员还有三军将士。

王四端宁远军都统制,加枢密副使。

奢雄,永宁军都统制,泸州刺史。

张万,兴元军都统制,叙州刺史。

当年钓鱼城击毙蒙哥一战,当时主将王坚后来加封为宁远军节度使,这个称号被张珏继承。王坚当时的官职就是兴元统制,合州刺史。如果让张万选择,他其实想要当宁远军都统制的。

可惜,这位置别人已经占了。

郭英杰,宜宾军都统制。

冉智,长宁军统制。

南宋后期,常年战死,正规军的编制都不全。各地都兴起了本地的乡兵民兵。各种编制一塌糊涂。

这五军都是以虞醒拟定的,一个有封号的军下辖左右中,或者可以加上前后,五个军。每一个军下五六个指挥。总计人数在一万到一万五千人上下。

其中长宁军只有一个军的编制。也就是三千人上下。

只是而今这编制都是流于空谈。

虞醒现在没有能力落实所有的编制。

只能让张万与郭英杰按照自己的人数,给麾下加官就行了。

不过,有编制,总比没有编制好。

至于文官,赵立加参政知事衔等等。

这些都不重要。

本来最重要的是,对将士们的赏赐。

只是虞醒手头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