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天赋少年泣血闯仙路
  4. 第16章 复读复读·下去歇歇
设置

第16章 复读复读·下去歇歇(1 / 2)


次日一早,天光微亮,虎尾镇衙门内飞出两匹快马,马上两人身穿半新不旧衙役服饰,一个年龄五十左右,一个只三十来岁,两人左腰间斜挂着一尺六寸的官制宽背刀,右腰间一个巴掌大小的黑铁腰牌。

这在镇衙门附近的早点摊贩早已司空见惯。

这正通常往来虎尾镇和黑虎城传递消息的惯常套路。

只是,一直在附近摆摊的摊主如果稍微留意地话,会觉得这两人有些陌生。当然,有时,是从黑虎城那边过来的官差,他们自然也会感觉陌生。

事实上,这两人正是由余伯和高家的韦教头假扮而成。而且,为了更保险,还根据余伯建议,两人已提前在夜晚镇衙内歇息,再一早赶路。

*

虽然这两日玉佩事耽搁了些时间,但徐兢挑灯夜读,直到鸡叫两遍,终于把《草本鉴揽》,《脉系针要》两本书看完了。

因为早已定下了规矩,吃饭、睡觉、起床等时间,徐兢不出来,丫环不得前去打扰。

或许是夜间打熬的时间有些长,阳光已经照进房间时,徐兢才悠悠转醒。

起床、开门,候在侧房的丫环听到动静,伺候徐兢洗漱后,端来早餐;照例是一大块鸡蛋饼,一碗小米粥。

正吃饭间,徐雨春走了进来。

“大姐,早。”徐兢招呼一声,“你吃过了吗?爹呢?”

“都啥时辰了?”徐雨春佯嗔一声,“都早吃过了。爹说家里有事,一早就回去了。听丫环说你又熬夜看书,爹就没来看你。走前一再要我提醒你,现在是长身体的时段,不要太熬夜。不然,以后个子长不高!”

“知道了。这不是想把王探花家的书,快些借了,看完好回庄上去吗?”徐兢边吃边说道。

“就这么急着回去?嫌弃这里了?”徐雨春打趣道。

“怎么会呢?只是,总接着书,也担着人情!”徐兢嬉笑道,“姐夫在书房吧?”

“正准备去镇衙点卯……”

徐兢一听,即刻匆匆忙忙地,直接将小半块鸡蛋饼塞进嘴里,端起碗,扬起脖子,一口喝干小半碗粥,用袖子抹了抹嘴:“我去找他!”

徐雨春看着徐兢就要走,忙道:“你那么急干什么?”

没待徐雨春说完,徐兢已经抓起桌边的两本书,夺门而出,一溜小跑,径直奔向高守锦书房。

高守锦一身书吏公服,正要出门,去镇衙点卯。

“姐夫!”徐兢眼尖,早看到高守锦刚出门要往外走,急忙喊道,说着扬了扬手中书:“这两本书看完了。还劳烦姐夫帮忙,向王探花处再借些来。”

“行。我现在去点卯,随后差人去王探花处借书。这两本书先放这,你可以再复读复读,等借来其他书读完后,再一并还了。”高守锦说道。

徐兢见姐夫似乎急着要走,就点点头没再多说,收回书,告辞一声回到自己住的小院。

*

余伯、韦教头一路疾驰,已有约一两个时辰。眼见前方出现一片房屋,应该是一个村子。

渐渐地,见到一处高大一些的房屋边挑着两个幌子,在微风中晃荡着。

一个是杏黄色幌子,上面是一个大大的红色“酒”字;另一个淡绿色幌子,上面是一个白色的“茶”字。

来到近前,又见路旁边竖立着一块大石碑,上面嵌了三个大红字:驻马庄。

靠近路边,是一处一幢二层小木楼,门前两颗大树,每颗树两边各摆放一张方桌。

四张方桌边还都空着。

桌上各有一个茶盘,盘内一个紫砂茶壶,扣着六个茶盏。

不远处又一个长条马槽,三个槽档,中间是半槽水,两边槽里面有半槽草料。

“下去歇歇,喝些热茶,也给马喘口气。”余伯抬头看了看天上已经明显偏向头顶的太阳,勒住马缰说道。

“甚好。”韦教头应道。

说着,两人飞身下马。

余伯二人直接把马牵到马槽边,两马一个开始喝水,一个去吃草料。

小二一见是官差,连忙小跑着过来招呼:“两位官爷请。”

“小二,来一壶热茶。可有什么饼、馍?”余伯就近坐到一张桌前。

“两位大人,茶是刚上的还热着,有鸡蛋饼、葱油饼和大热馍。”小二拿起手臂上的抹布快速再桌子上抹了几下道,拎起茶壶给两人倒上茶。

茶刚倒出来,一阵热气已在茶盏口飘起。余伯点点头:“老弟,你来点啥?”

韦教头在余伯对面边坐下边说:“两斤鸡蛋饼。”说着直接端起茶盏,顺着茶盏边缘吹了一口气,小喝了一口。

“好。小二,就来四斤鸡蛋饼。”余伯将佩刀解下放于桌边。端过一杯茶放到面前,掏出一杆土黄短烟杆,又拿出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松开袋口的拉绳,捏了一撮烟丝,放入黑乎乎的烟锅里,又掏出细细的火折管子,凑近烟锅子,吹了吹,点着火,眯起眼睛抽了起来。

不一会,小二小跑着端了个大木托盘回来,摆好两大盘鸡蛋饼,和两盘小菜,又摆上两双筷子躬身道:“两位爷,慢用。”

“有劳了。”余伯扫了眼小二,又看向韦教头,“来,韦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