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九零跨界女法医
  4. 30.坠楼者 自做聪明的凶手
设置

30.坠楼者 自做聪明的凶手(2 / 5)


相机,就站在焦局身边。他是《江宁法制报》的记者,经常跟江宁地区公安部门合作拍摄一些素材,有时也会协助公安部门进行宣传工作。

遇到一些大案要案的时候,他经常会现场跟拍。这些跟拍下来的材料都会留档,在需要的时候会被拿出来用来进行宣传,或者供警员们进行学习。

正是基于这个身份,在别的记者只能在警戒带外围拍摄的时候,他可以就近拍摄案件的各种细节。

这个案子他也在跟拍,林落出现后他拍了几个包含林落的镜头,不过都是一点点侧脸和背影,并没有怼着林落的正脸拍。这是焦局要求的,因为林落并不是警察,不适合让她的正脸出现在镜头上,这也是对她的一种保护。

林落他们上楼的时候,法制报的记者也跟了上来。死者家住六楼,他们到的时候,房间门内已经铺好了勘查用的通道,有一位警察正在拍照,还有一位痕检人员,正用勘查灯照着地面。

林落和罗昭踩着通道板进入室内,先到了阳台上。几个人一眼就看到,阳台上有个干拖把斜斜地倒在地上。而死者恰好就是从阳台窗户堕落的,这不能不让人猜测,死者可能就是被人用这个拖把杆戳中,抵抗不住那股冲力,最终堕楼。

林落和罗昭这时都已戴上手套,经过古波的允许,林落拿起了拖把杆,缓慢地转着,观察着杆上的情况。

这杆子用的时间门不算短,木杆上有些毛刺,表面较粗糙,警方没能成功地从杆上取到指纹。

罗昭用勘查灯照过后,也认为这个指纹没法取。古波叹了口气,说:“凶手进入室内时应该戴着脚套,手上戴没戴目前不清楚。刚才我让人检测过门把手,发现门把手应该刚被人擦拭过,上面没有任何指纹。”

“从现场情况看,死者应该是刚下班回来,还买了菜,刚到家就出事了。正常情况下,门把手上面应该会留下死者本人和其家人的指纹。所以我们怀疑,把手是凶手特意擦拭干净的。”

罗昭与林落对视一眼,心想要是这样的话,那这个凶手极有可能是预谋做案。在做案之前,就考虑到了很多细节。

罗昭问道:“死者丈夫调查过了吗?”在出现意外死亡时,死者的近亲属和朋友,尤其是配偶,都是重点调查对象。因为人与人之间门的距离太近就更容易滋生矛盾。所以大部分的凶杀案,都是熟人做的。在出现凶杀案时,最先调查的就是死者配偶。

古波摇了摇头:“查过了,死者丈夫没有做案时间门,他今天下午从三点开始就一直在单位开会,有很多与会者可以做证明。从下午到接到我们的通知时,他都在单位,现在正往回赶。”

要是这样的话,死者丈夫基本就不用考虑了。罗昭没再问话,他的眼神落在了林落身上。因为这时林落正盯着拖把杆上的一处木刺仔细看。

古波也看到了,他凑近了一点,没看出来什么,就说:“小林,拖把杆是不是有问题?我让小齐过来,用灯照照,看能不能照出来点东西。”

这个拖把杆他们肯定要仔细检查的,要看看能否从上面找到些跟凶手有关的微量物质。只是他手下只有一个痕检员,这时屋内的脚印还没取完,痕检要稍等一会儿才会过来。

林落指着木刺,道:“这里确实要仔细照一下,我感觉这些碎屑,可能是从凶手腰带、BP机套或手机套上刮下来的。”

“你们看这些碎屑的颜色,是棕色的,像是从人造革或皮革上刮下来的颗粒。我觉得有可能是凶手用拖把杆推死者时,杆子刮到了他的腰。”

听她这么说,古波马上看了眼自己腰左侧挂着的黑色BP机套,那皮套泛着哑光,是大街上买的地摊货,挺便宜,两块钱一个,它正好就是人造革的。

现在这种套子,大街上的男人几乎人手一个,基本都挂在腰带上。如果是女人,她们通常会把BP机或手机放包里,很少有人会像男人一样挂腰带上。

古波惊讶地道:“小林,你这眼神也太好了,这种东西用肉眼,一般人看不出来的。”

林落笑了下,说:“看不出来没关系,就算我没发现,痕检一会过来照一下,也能发现的。”

古波点头,心想这姑娘果然有点实力,听说她指纹鉴定很厉害,还会看足迹,隐隐有点郭平安的风范。这些他现在还没亲眼看到,却看出来,这小姑娘眼力也很不一般,这种观察能力,真的很适合干他们这一行啊!

木刺里边的碎屑可以取样送检,刑科所那边在微量物质的检验上实力不是很强,可能检验不出来。但江宁有好几个大学都有微量物质实验室,可以请他们帮忙做检测,说不定这也是个突破口。

古波精神一振,招手叫过痕检,让他对木刺上的棕色碎屑进行取样。

负责跟拍的年轻记者并没有打扰他们办案,只跟在他们身后,默默地拍下一些他认为有用的素材。

这种情景林落以前工作时经常经历,并不在意。她也注意到那记者拍照时比较有分寸,在她的接受范围内,她就没管。

“看看足迹吧。”经过痕检的处理后,几个房间门里的足迹大都已显现出来。林落打算看看,除了死者和她丈夫,还有没有其他人的足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