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
  4. 第十七课
设置

第十七课(2 / 3)


绪并不外露,也应了一声,回到了原位。

汉。

刘彻天天都想着打匈奴,最近有了天幕,他才没那么频繁地拿“想出兵”这件事出来烦满朝文管,改成了天天对着天幕看乐子。

臣子们也乐得他这样,省得一天到晚想着举国之力去打架。

但实际上他心里怎么想,也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这会儿又听了一场小型辩论,刘彻评价道:“秦我知道,隋不知道但也没关系,她跳过了汉,说明咱们大汉朝虽然是没了,但最起码不是因为‘压迫百姓’‘百姓起义’这种事儿导致的。”

本来在开会结果突然被天幕打断,臣子们也就都在旁边一块看,这会儿听了刘彻的看法,也都“嗯嗯”地应着声。

刘彻拈了块糕点放进嘴里,感慨:“啧啧,百姓起义灭国,真惨,真混乱啊!”

王朝末路乱成这样,丢不丢人啊。

搁他身上他肯定都不想见人了,啧啧,公开处刑,嬴政怕是要恼死咯。

想着那位素未谋面的秦始皇这会儿可能有的表情,刘彻高兴得又多吃了好几块。

让你儿子抢我阿房宫,呵呵!

李晓诗没长天眼,也看不到那些能看到她的人现在是什么状态,他们没跟她搭话,她就继续念课文。

“周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到周幽王时,朝□□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公元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②。”

人心浮动的西周众人终于彻底安静了。

西周的由来终于知道了。

竟然真的还有一个东周。

周幽王。

秦的大殿上,嬴政回想着刚刚李晓诗话里的“与民争利”“引起暴动”,忍不住蹙起了眉。

又是民……

难道黔首之流,竟真有这种掀翻一国的能力吗,能逼得一国君主逃亡?

还有,之前说的,“封建王朝都没了”是什么意思?

唐。

房玄龄头偏向身边的长孙无忌,两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上方,李世民的声音也适时传来。

“注意到了吗?”

贞观一干重臣都笑了起来,只有个别武将挠着头,一脸不解。

房玄龄悠悠道:“西周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周厉王潜逃于公元前841年,犬戎族灭周,则是在公元前771年。”

这个奇怪的“公元”纪年法,竟然是倒着来的。

越靠近后世,这个年份越小,而越往前,年份越大。

长孙无忌拿出随身的记事簿,看着之前誊抄的笔记,补充道:“第一次出现这个纪年法,是在提到夏朝的建立时——约公元前2070年;再往后,是商汤建都,约公元前1600年。”

如果是倒着来的话,那么往后延续,到了公元前1年,再往后是怎么记的,把“前”去掉,换成公元元年吗?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那秦一统应该大概是在公元前两百多年,唐则是公元六百多年。

后世人为什么会使用“公元”这个纪年法?公元元年,代表着什么吗?

李世民已经派人去调史官来了,大家一起核对,寻找着公元元年对应的时期。

倒不是憋着一口气想要看看是哪个朝代这么厉害竟然被后人用公元元年去记录,而是他们完全没听说过公元这个纪年法,单纯地想知道后世人沿用这个公元元年的纪年法意义在哪里而已。

那一年到底是发生了什么称得上值得铭记千古的事情,竟然能够影响千年之后的华夏人?

他们竟然听都没听说过,这真的很难让人不好奇啊。

“陛下!找到了!!”

一个小史官欣喜抬头,手里拿着一卷书。

“是哪一任皇帝在位?”

众人目光灼灼,都看向那史官。

小史官扶了扶帽子,被这么多大佬包围的激动已经被他压了下去,他看着自己算出来的数字,确认无误才深吸了一口气,高声喊了出来。

“——汉平帝!”

“而且汉平帝登基那一年,正是公元一年!”

虽然不知道计算这个是做什么的,但这可是他仔仔细细算好,再一一去对照,再三确认的结果,绝对没有错。

谁知大佬们听了他的答案,却没有意料之中的称赞,反而都有些……一言难尽?

大殿中的气氛很是微妙。

秦始皇一统六国,没有被记为元年;汉取秦代之,没有被记为元年;晋结束三国,没有被记为元年;隋一统乱世,也没有被记为元年,甚至不害臊地说,唐灭隋,竟然也没有被记为元年。

……这个汉平帝,难道是什么不得了的传奇天才,被史书乱写,但后世考量后发现了他的无双功劳,才定下了公元元年的纪年法?

——怎么可能啊!!!

汉平帝那是个啥啊!!怎么可能有这待遇啊!刘秀都没有呢吧!

所有大佬脸上都快要裂开了。

搞不懂,搞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