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4. 第 46 章 农业大学之旅(完)
设置

第 46 章 农业大学之旅(完)(2 / 5)


.....

【1843年,世界上第一种化学肥料过磷酸钙在英国诞生。十几年后,德国开始开采钾盐矿生产钾肥。】

白色的结晶体在实验室里被析出,人们欣喜若狂。

迅速的,各种矿石被开采,送到了用现代仪器和工业支撑起来的工厂里。

这些含有丰富微量元素的矿石就是化肥的原料。

成吨成吨的化肥被生产了出来。

【这些化肥的出现让粮食的增长也变成了乘法!】

【之前up主说过,70年代之后,咱们国家的粮食开始有了爆发性的增长。一方面原因呢是水稻的杂交技术出现,其余的作物杂交也出现了突破,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70年代的时候,咱们的化肥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么说吧,有科学家做过实验,使用同样的种子,种在相同的土地上,在用足了化肥和没用化肥的情况下,产量可以相差到一半!也就是说,化肥的贡献达到了接近50%。】2

......

孙小羊沮丧的叹口气。

本来还想要继续从后世的经验里偷学几招的,但当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后世物件出现后,他就知道自己的这个希望落空了。

完全学不来!

别说学,根本听不懂这化肥到底是什么东西,是从何而来。

但看到实验室和工厂也能猜出不是现在自己这个时代所能企盼的东西。

......

【建国时期,咱们的化肥生产总量才6000吨,而其他发达国家动辄都是上百万吨,差距巨大!没办法,咱们五六十年代只能在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积肥运动,提倡“家肥出门、矿肥出土、山肥下山、水肥上岸”,各种招数都想了个遍。效果还不错,但想要成倍的增产很难很难。】3

漫山遍野的农民从河里面挖来了河泥,从水塘里挖来了塘泥;

甚至还有人从深山老林里挖来了落叶堆积的腐殖层;

有小朋友拿着火钳,提着小篮子,没事的时候就在村里面捡各种牲畜的粪便,捡到了就有奖励;

靠海的也没闲着,从海里面捞起了大量的海草和海泥,甚至还有海胆和蛤蜊上岸,用作肥料。

......

“这个倒是可以学!”处在不同时空的氾胜之和赵过不约而同的道。

化肥的提炼他们也看不懂,犹如看天书。

但这一段,他们看懂了。

氾胜之在自己这么多年和农民们打交道以及自己种田的经验里早就知道了肥料的重要性。

他在书中写“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

之前他还见过有几个地区的农人,喜欢将蚕的粪便直接拌在稻种里面一起栽种下去,取得的效果还不错,便也记在了自己的书里。

但看后世之人,似乎更喜欢把多种肥料拌在一起,可能是他们发现这样的效果更好?

他摇摇头,提笔记下。

心里也不是没有惆怅,若是能习得这制化肥之法,就更好了!

哎,不管了,还是先好好的写书吧。自从上次仙画提到过自己之后,就有朝廷和一些地方世家豪族找到自己,希望能将他的书誊抄下来,多多发给民间的农人。

这可是大好事!

......

【70年代的时候就提出来一个“四方案”,就是计划在3-5年的时间里从国外引进十套价值43亿元的化肥生产设备,兴建大型的化肥加工厂。这个钱在当时真的算是天价,但没办法,必须得给。谁让那会儿咱们的工业落后呢?一直到了八九十年代,咱们国家的化肥产量都不够自己用的,还需要进口。那时候的化肥可是紧俏物资,运到了村里面是需要抢还不一定能买到的东西。】

几辆载满了化肥的大卡车开进了供销社的大院子里。

“来了,来了!”在外面守候已久的农民们原本在墙根下打盹,听到这个消息一下子就清醒了。

“是化肥!”

呼啦啦的几百个人围了上来,待大门一开就涌了上去,还有年轻的农民直接从围墙上翻了过去。

不等供销社的工作人员通知,他们直接爬上了卡车把一袋袋化肥往下面卸。

“不要抢!不要抢!”供销社的工作人员拿着喇叭喊,额头上都冒汗了。

有人高声回道:“不抢咋搞?这每年的化肥就这么多,哪儿够分啊!”

而没有抢到化肥的农民也在一直往前面挤。

一时之间,大院内剑拔弩张,有人护着自己抢到的化肥,有人蠢蠢欲动的想要上前抢,氛围十分的紧张。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