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4. 第 44 章 农业大学之旅(八)
设置

第 44 章 农业大学之旅(八)(2 / 7)


br>
刘彻惊到要一掌击到自己的椅背上。

虽然不知道后世的钱用的是什么计量单位。

姑且就算他43亿铢钱吧。

那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即使他贵为皇帝,也要为之咋舌。

而这也的数字在后世竟然只能排在快七百位!

后世的商人究竟多有钱?

而桑弘羊想到的是,后世的商业究竟有多发达,才能造就这么多豪富?

他是商人之子,最明白商人在如今所受的限制甚至是所承受的鄙视。

说不羡慕是假的。

只是,不能说出来。

......

【有人可能说,他居然还靠这个赚钱?为什么不像袁老一样把种子全都无偿的贡献出来呢?这样才能更好的造福天下不是吗?up主只想说,行了,你们可别玩道德绑架这一套了。只要是正规合法的经营,通过自己的智慧来赚钱,丢人吗?】

【不丢人!这就是人家该得的!】

【袁老在世的时候,去参加一个车展,在一辆豪华跑车上摸了摸,喷子们就开始喷,说他生活腐化。他有一栋别墅,还是国家奖励给他的,就被人攻击他生活豪奢,德不配位。】

一张老者站在一辆豪华跑车旁,带着些好奇的伸手摸了摸。

他问了一下价格之后就带着家人走开了。

但摸车的这一幕被有心人给拍了下来。

第二天的社交媒体上,耸人听闻的发言比比皆是。



()?()

【建国初期的玉米,产量大概是一百多斤,比麦子略好,和水稻齐平。和我们想象中的玉米亩产动辄七八百斤的印象完全不同。】

【玉米的育种栽培史上,有两个人至关重要。一个是漂亮国人华莱士,是个农民,另外一个是我国的李登海,也是个农民。李登海就是看到了报纸上关于华莱士研发出高产玉米的报道,大受震撼,才决心自己也要研究玉米。】

“快看看报纸,说是有个叫做华莱士的美国人,发明出了一种高产的玉米,说是每亩能够达到1250公斤!”

青年李登海将报纸抢过来:“我看看。”

看完之后,他喃喃道:“咱们现在的玉米也就才一百多公斤,这差了十倍啊!”

又沉默了半晌,青年李登海忽然抬起头:“你说,咱们也搞个高产玉米咋样?”

同伴嗤之以鼻,以为他疯了:“你搞?我搞?就凭咱们这几个农民?醒醒吧!”

“那华莱士不也就是个美国的农民吗?”有着倔脾气的李登海不服气,“这美国农民能办到的事情,中国农民怎么就办不到了?我还真就要搞个高产玉米出来给他们看看!”

......

霍去病停下了自己挥舞的银枪。

汗水滴在地面上。

“好,有志气!”他忍不住赞扬道。

别人能办到的事情,自己怎么就办不到了?

匈奴人能够在马背上征战,他大汉的男儿怎么就不行?

就是怀抱着这样的不服气和不甘心,他才日复一日的精炼武艺和骑术。

就是为了有朝一日一定要让人看到,不只是匈奴有天兵天将一样的骑兵,他大汉也有!

......

【李登海只有初中学历,在家务农,进入了当地的农科队。可以说他和之前说的袁老李老他们的起点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李登海心里明白,只有学习才能让自己进步。他向书本学习,向有经验的内行人学习,向实践学习。后来,他终于得到了去莱阳农学院深造的机会,并且用一年的时间门啃完了四年的课程!也是个狠人。】

青年李登海买了大量的书籍。既然自己没文化,那就多学习。

别人种地结束在田埂上唠嗑,他在抓紧时间门看书。

别人晚上回来偷闲打牌,他还在努力的看书,一直到后半夜。有一次甚至因为太过疲累而差点让煤油灯引起了火灾。

《遗传育种》、《土壤肥料》......这些大部头的专业书籍,就凭着他这样自学竟然也一点一点的啃了下来。

为了加快育种步伐,他和同伴坐了八天八夜的火车赶往海南。

在那里从一无所有白手起家,自己砍树枝建窝棚,自己找土地,在40度的高温下进行玉米的试验播种。

条件异常艰辛。

......

看到这么多的书,将这间门看上去就很简陋的房屋堆满了一半。

就连最迂腐的书生都不能说,这不算读书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