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4. 第 168 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五)
设置

第 168 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五)(2 / 4)


为所动。

比起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她找到了更有意思的,更能让自己心中成就感填满的东西。

……

【范仲淹从应天学院毕业,十年后,正在为母丁忧的他应当时的应天知府晏殊的邀请,回到了应天书院当山长。】

【在他的管理下,应天书院的风气为之焕然一新。】

这天的应天书院,学子们整齐的聚在一起,还有各位老师博士们。

范仲淹站在最前面,让工人把高高悬挂着的校训牌匾给卸了下来,那牌匾上写着四个字:天下同文。

卸下来后,工人又将新的校训牌匾挂了上去。

大家抬头看,在红色绸带之下的牌匾上,有着几

l个大字:以天下为己任。

范仲淹悠悠道:“以天下为己任,这就是我对你们的期望。如果你们以后成功的踏入仕途,那就要在其位谋其政,即使日后你们不在庙堂而在江湖,那也要记得为天下百姓仗义执言。”

周围的学子们神情肃然的点头。

不仅给学子们建立了价值观和品格标准,范仲淹在学业上的要求也非常的严格。

他几l乎是住在学校里,和学生们同寝同食。

若是那些没有上晚自习,还提前睡觉的学生被他发现了,那就会迎来课业抽查,回答不上来,就要挨罚。

【就这样,应天书院的名声越来越大,很多四处游学的穷书生都从四面八方来投奔他。他会接济这些贫苦的学子,有时还会在书院里给他们找点兼职来做。】

【范仲淹只是执掌了两三年书院,却将它推到了“天下四大书院”的行列,培养了大批的能臣大儒,世人评价“使天下庠序规由此而兴”。】

【而在离开书院,回到朝堂后,范仲淹就开始了自己“庆历新政”的推行,在新政里,关于教育改革占了很大一部分。比如,要诏令各州县兴学,还要改革太学,以及改革科举制度等等。】

【简单来说,就是要兴学。】

【在他的带领下,各地兴办起了官学以及各种私学书院,书院开始进入到繁荣期。】

范仲淹离开应天书院几l年后,去苏州当了知府。

他买下了一块地,叫南园。

风水先生对这块地很满意,对他道:“大人买的这块地,风水绝佳,日后您家中必然世代公卿。”

范仲淹脑海里灵光一闪:“既然这样,不如就将这块地用来办府学吧,必然文风兴盛,这可比只富贵了我一家要来得更好。”

风水先生:“......大人高义!”

范仲淹就在南园兴办了苏州府学。

镜头一转,来到了千年之后,苏州府学挂上了“江苏省苏州中学”的牌子,穿着校服的年轻男女背着书包,脸上带着欢笑出入在这文风兴盛之地。

【可以说,范仲淹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兴学,并且广邀其门生前来任课。所以,即使后面庆历新政被废除,这些建立的学校也都保留了下来,为接下来华夏的数百年地方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提倡君子应该有高尚品德,官员更应该以天下苍生喜乐为己任。】

【和后世那些沽名钓誉的君子不同,他才是真正自己践行了这一精神标准的君子和真正的士大夫。】

……

北宋。

既然没办法让仙画消失,赵匡胤果断选择装作没听到柴家那一段。

反正那路小柒也没明说嘛。

继续听下去,他的脸色好了很多。

咦,居然还在讲他北宋……啊呸……大宋呀,他大宋后面果然人才济济。

“这范仲淹果然是有德之君。”赵匡胤忍不住对赵普道。

这是目前还不存在的人嘛,

所以赵普丝毫不嫉妒,

反倒赞同至极:“且是位能臣。”

赵匡胤叹道:“可惜晚生了几l十年。”

陡然生出“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死”的几l分惆怅来。

行吧,此人留给自己的后世子孙们用也挺好。

听到这儿的时候,都还是挺高兴的。

然后,他下一秒就听到这么好的新政居然被废止了。

赵匡胤:“……???”

赵普心中抖了一下。

赵匡胤很快就反应过来,之前仙画也讲过这段,是党争啊!

朝堂上几l派争来争去,人被搞下台了,他的政策也就被废止了。

“简直……岂有此理!”赵匡胤本来想骂娘,但憋了半天,只骂了这么一句。

没办法啊!

这接下来的党争好像还有因为他自己歧视南人的原因。

没法骂……

赵匡胤憋屈的把自己想骂的给咽了回去,表情扭曲的吞下了这枚苦果。

仁宗朝。

刚停止了庆历新政,被政敌攻讦,最终被贬到邓州的范仲淹正在观看欧阳修给他寄来的书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笑呵呵的抚须,和仙画一起念出自己前几l日刚写的《醉翁亭记》中的这句话。

在应天书院的日子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