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祭司大人穿六零
  4. 第 22 章
设置

第 22 章(2 / 6)


夜饿醒,我真是心疼。”

关键是他们家又不是没有粮食,偏偏不敢吃。

“你想把孩子送回族里?”

“送,我跟我家那位想好了,族里答应我就把孩子送回去。”

郭红笑道:“你看你,我家晓晓在寨子里住这么长时间了,每次我跟木昭回去看孩子,族长和族人从来没说过我们一句不好。你还问什么问,直接把孩子送回去得了。”

“还是问一下吧,我怕族长他们为难。”林英听说族里也缺水,怕今年族里粮食减产不够吃。

“你也是,做事也太妥帖了。行,回去我帮你问一下。”

林英犹豫了一下:“其实不止我们家,另外几家也想把孩子送回族里。”

“那就送呗。”

郭红觉得,这个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林英苦笑:“你不知道,我,木昭,林平安他们这些同辈的孩子是被族里精心培养出来的。那时候刚建国,城里乱着呢,什么政策也还没定下,族长为了我们年轻一代的前程,费了老大劲把我们送进学校,毕业后我们找工作族里也帮了许多。”

“虽然族里从来没说过要我们回报族里的话,但是嫂子,我们心里还是希望自己能出人头地,不辜负族长对我们的栽培。”

结果现在呢,好多族人在县城甚至市里扎根了,外人瞧着挺风光,实际上他们也就是个普通人。别说回报族里,现在他们都还在靠族里过日子。

郭红叹息,明白了她的意思,但是她觉得:“我嫁进木家没几年,不过族长和族老们的性子我还是知道一些,你们别有那么大心理压力,该跟族里伸手的时候别不好意思,孩子重要。”

“嫂子说得对。”

郭红把林英送到门口才回去,晚上夫妻夜话,郭红说起下午林英那些话,木昭沉默了半晌,才说:“改天换地,世道不一样了,也是我们这些木家后人没本事。”

木昭医术大成下山那年,心里何尝不是想着要把他们家青山堂的牌匾发扬光大,谁知道后来草药街上的药铺都关张了,他进了人民医院当大夫。

“当年下山的这群人里面,如今看来,最有可能做出点名堂来的可能还是只有长年。”

长年是大学生,大学文凭值钱啊,他在市里教育局上班才几年,单位就派他去各地学习,摆明了培养他。等他资历再深厚一些,肯定前途无量。

“你说错了。”

“哪里错了?”

郭红轻笑:“咱们木家呀,有族长和小族长在,哪里轮得到你们出头。你忘了,木家是靠什么传家。”

“我就是个普通人,虽然我不懂那些神啊鬼的,我也知道族长和小族长非常厉害,不是一般人比得上的。”

郭红扯了扯被子,劝慰道:“咱们都学过历史,你看哪朝哪代一开始就非常厉害来着?咱们再等等,等国家越来越好了,咱们这些普通小民有机会了,你以后肯定会把青山堂重新开起来,光耀门楣。”

虽然知道媳妇哄他,木昭还是忍不住笑:“睡吧,梦里面什么都有。”

像婷婷妈这样想私底下想跟农民买粮食的城里人不少见,第二天木昭和郭红夫妻俩到青苍大队,林梅跟他们说这小半个月公社来了好多城里人。

“县城都不算什么,还有市里的人来咱们这儿买粮食。昨天有个老太太硬要跟我换老母鸡和大米,我没答应,昨晚上听说村口那户人家跟老太太换了。”

“换什么东西?”

“自行车票。”

“挺大方的嘛。”

林梅嘴角微微翘起:“我们家有自行车,我可不跟她换。再说了,这个年月什么东西能比吃的金贵?”

“那倒是。”

来长宁公社外人太多,赵书记隔两天就要告诫他们要

守住家里的粮食,别到时候换来的钱没花完,人饿死了。

郭红提起公路:“你们动作挺快,我们坐车过来,县城那边已经修了好长一段路了,估计年前能修好。”

林梅他们也觉得差不多年前能完工:“年前干完年后开春要种地啊。”

“你们公社的赵书记是个明白人。”

不止郭红他们这么觉得,因为借粮给其他公社老大不高兴的社员们也慢慢想明白了,大伙儿都觉得赵书记是个明白人。当时形势所迫,怎么说都要借粮,不如替大伙儿多讨点好处。

木昭和魏海从外面回来,魏海手里提着一条鱼,林梅惊喜道:“去哪儿弄的鱼?”

“还能哪儿有鱼?暗河那边的呗。青苍河里如今别说这么大的鱼,石头缝里的小螃蟹都被大队上的孩子找出来烤着吃了。”

现如今,也只有暗河那边偶尔有一条鱼从水沟里游下来。他们也是运气好,去山上看水碰到一条鱼游下来,魏海眼疾手快,一把抓住。

“家里还有猪油,去泡菜坛子里捞把老酸菜起来,做酸菜鱼。”

吃饭的时候木昭和郭红夫妻俩一个劲儿地吃酸菜,林梅看不下去了,给她夹鱼:“鱼做出来就是让你吃的,你可别客气。”

“我可不是跟你客气,我留着肚子等明天上山回族里吃黄金鱼。”郭红故意道:“回去的山路多难走啊,要不是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