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妖怪三国
  4. 第五十五章 论功行赏
设置

第五十五章 论功行赏(1 / 2)


nbsp; 皇帝看上去正要发怒,人群中却突然闪出一道身影,正是曹操。曹操一顿首,向皇帝奏道:“臣以为陆离所言有理!”

皇帝面有余愠,蔡邕却又站了出来:“臣也认为陆离所言有理,臣附议。”

蔡邕出面,这又是另一回事了。蔡邕是一代名臣,总不能在蔡邕回京来的第一天就让他不顺。

皇帝想了又想,打心眼里也觉得陆离实在是无错,细想还觉得自己真是颇对不起天下苍生来。他只得长叹一声,又坐下来。

“陆离爱卿……所言甚是。”

皇帝呆滞地坐在金龙身上,不知道在追忆些什么:“朕在皇宫中长大,从不知百姓疾苦。为了自己的一己之好,朕也做过不少羞于启齿的事情,却忘了是天下百姓在为朕的爱好买单。今天陆爱卿一席话,正可谓振聋发聩,朕决意整肃吏治。列位臣工如在心目中有合适人选,应当向朕推荐,朕好委以要职。”

蔡邕当即跪下:“陛下有意清理内政,不是各位大人仓促间报上几位贤士的名字,当即就能厘定的。若说任用贤能,臣以为殿上就有一位——臣举陆离为孝廉!”

孝廉,这是汉代官僚的晋身之资,基本上所有仕途的起点,都是孝廉。陆离对蔡邕可谓是感激在心,这个踏实的孝廉,可比飞来的刺史更值当。

然而即使是这么个小事,仍然有人看不过眼。只见臣班之中,一人趋步出班:“孝廉是察举的门槛,国家用人不可以仅凭功勋,必须要考究人品。敢问这位陆离先生孝在何处?廉在何处?”

这下可把陆离问懵逼了,自己穿越而来,在这世上约摸是无父无母,更没有户籍。既然如此,怎么做出“孝”的凭证?

陆离狠狠地瞪了这个出来挑事的杠精一眼,心想怎么作答,然而蔡邕却先说话了:“敢于直言劝谏君王,是忠孝之人;不受超过功勋的奖赏,是廉洁之人。如此说来,陆离怎么不合孝、廉?”

杠精一听有理,连忙缩了回去。陆离再一看皇帝,他脸上那神情显然是对蔡邕的应对颇为满意:“陆离既然不眷权位,朕就许你白身。但仍要赏赐钱万斤、绢百匹、璧一对。陆离爱卿不要再辞让,否则朕心不安!等往后朝廷选擢贤良,再慢慢为爱卿增加官秩。”

第一次立功就得到如此殊遇,陆离还能有什么说的?他立刻谢恩退下,之后又是哄哄闹闹的封官赐爵,各路人马齐齐上前受封,热闹了一个上午,终于到了散朝时节。陆离打定主意,这个喧哗的早朝后,一定要找到蔡邕,好好地向他道个谢。

心中想到蔡邕,耳中就对蔡邕这个名字颇为敏感。陆离注意到,周围臣工无不是交口称赞,说蔡邕公义云云。不论太监还是大臣,对蔡邕几乎都没有不满,陆离扫过好几张不同的面孔,他们对蔡邕都只有一片敬重的表情。

这是什么道理呢?陆离猛然意识到,如果能拜入蔡邕门下,与今天得到孝廉名位、成堆金钱比起来,则是意义更为深刻的一事。

记得史书上看,蔡邕不涉朝堂之争,宦官和士人都想拉拢他,他却没有特别体现出倾向于某一派的态度。如果想要实现政治理想,不结朋党的蔡邕恐非上上之选。然而要论大隐于朝修身养性,舍蔡邕其谁?

陆离估摸了一下,自己现在的政治资本几乎为零,也没体现出什么政治上的才华来。此时投身仕途,顶多是个炮灰的身价。不如按捺心性,跟随蔡邕学习。蔡邕是一代大家,定然对文道有深刻见解,如果能成为他的弟子,提升星术境界指日可待。

更兼王立不是说过吗?蚩尤旗出现之后,群星轨迹出现了巨大动乱,灌注星力的方式可能会变得百花齐放。

而蔡邕,正好是充满了创造力的天才。

出了大殿,陆离赶紧将蔡邕拦下,口中称谢不止:“今天得见蔡夫子的风姿言谈,果然令陆离钦佩不已。”

蔡邕哈哈大笑:“你小子别给我耍滑头!嘴上是这么一套,心里只是想谢老夫救你一命吧?真是跟曹孟德一模一样。”

陆离回以一笑:“我倒是愿意和孟德兄一样,能有拜入您门下修行的机会。”

这话虽然唐突,但是与其白白错过,陆离决定不如提出来试试。

“噢?这倒有意思了。我以为陆离小友本来是志在豪侠,才做得出深入黄巾、阵斩敌酋的壮举。要是你想建功立业,就应该投在大将军何进的门前,又或者到十常侍之首张让那里去寻门路。”

陆离瞥了瞥蔡邕怀中抱着的“焦尾”,道:“我不过想听听‘焦尾’音色罢了。”

蔡邕不觉莞尔:“那好,难得有个这样的年轻人,不如你随老夫回府,去府上转转。也好认清自己究竟是不是爱好文艺,又或者……附庸风雅。”说到此处,蔡邕的目光一聚,陡然变得像是要戳穿陆离一样。

路已踏上,还有什么顾虑?陆离轻轻点头:“我愿从蔡夫子之志。”

“好!”蔡邕抚掌而笑,“老夫现在正要去见承我琴艺之人。他们车马在后,一路嬉闹,应当比老夫晚几个时辰才进城,现在想必才刚到老夫的府邸。陆离陆明夷,你就同老夫一起去见见他们吧。”

说罢,蔡邕抓住陆离的手,一同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