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4. 第58章
设置

第58章(3 / 4)


说 。

她问的大概率还是安定公主 。

临川听过周道务说起安定公主在洛阳指挥着僧侣修筑堤坝之时的场面 , 再想愚永徽五年初见之时 , 小公主的举动就已是异乎常人的聪慧 , 若是让人不知从何处募起 , 还真是有可能的 。

这么说来的话 …...

临川公主想了想说道 :“ 若皇后殿下要说的是公主的话 , 妾以为顺其自然便好 。

公主有父母师长教习德化 , 又有体恤洛州百姓之心 , 纵然稍有不从管教之处 , 也是孩童常有之事罢了 , 与她讲讲道理也就是了 “

但她话音刚落 , 便见皇后的面色有几分古怪 , 仿佛她说了什么不太对劲的话一般 。

这又是怎么了 ?

却不知武媚娘将她送出宫去的时候还在心中腹诽 , 临川倒是聪明地猜出了她要问询的涉事人 , 但她显然没猜到 , 有些人的 “ 不从管教 “ 能到这个地步 。

看来是没法从旁人那里得到什么启发了 。

唉 , 或许这就是一种幸福的苦恼吧 。

反正很快武媚娘也无心关注此事了 。

临川刚走 , 她就又收到了一封急报 , 消息来自长安 。

信中写道 , 有一洛州女子淳于氏因罪送往长安大理寺审判 , 中书令李义府听闻这妇人有美色 , 便叮嘱大理寺丞毕正义为其削减罪名 , 将人捞出后养为外室 。

此事被大理寺卿发觉 , 当即将此事上奏于陛下 。

西域使者来临在即 , 忽然闹出这等丑闻 , 李治恼火得要死 , 直接将此事丢给刘仁轨审办 。

刘仁轨向来办事认真严苛 , 眼下又正好不必负责教导小公主 , 有了足够空余的时间 。

但谁能想到呢 , 李义府此人自于永徽六年一路升迁到如今 , 眼看着陛下同长孙无忌的交锋行将彻底分出胜负 , 早已有些忘乎所以了 。

在刘仁轨负责审理这个案件的两日后 , 大理寺丞毕正义自尽于狱中 。

毕正义一死 , 这个案子顿时陷入了僵局 。

刘仁轨主理此案 , 犯人却死了 ! 若非人人都知道他是何种脾性 , 也知道他跟李义府不对付 , 恐怕都要有人觉得是他在从中包庇了 。

他自然是要上奏障下 , 将他这几日间的调查所得告知 , 并将李义府从中插手的蛛丝马迹汇总在了李治的面前 。

不只是如此 , 侍御史王义方毫不犹豫地当庭奏表李义府上位至今所犯种种罪状 。

武媚娘看到这里 , 就瞧见了随后附着的王义方弹勋奏章 , 不由脸色一变 。

这个王义方当真是个硬脾气 , 早年间就因为不想攀附魏征的权势 , 拒绝娶他的侄女 , 今日也是不例外的矜傲独行 。

但他在魏征死后还娶了那位姑娘 , 以兑现魏征当年对他的器重 , 传扬于世还能算是一件美谈 , 这出上奏却实在是一点都不会说话 !

在奏表之中有这样的一句话 ,“ ( 李义府 ) 善柔成性 , 佤媚为姿 。 芭事马周 , 分桃见宠 ; 后交刘泊 , 割袖承恩 …... 因缘际会 , 遂阶通显 。 'O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说 , 李义府这人长得好 , 擅长行诡媚奸侯之道 , 早年间在马周 、 刘消手底下做事 , 都是靠着分桃断袖的手段才一步步往上走的 , 然后因缘际会之间 , 混到了如今的这个高位上 。

等等 , 这话也是能随便说的 ?

那按照这个排比下来 , 陡下为什么要重用李义府 , 难道也是因为这等 “ 分桃见宠 “、 “ 割袖承恩 “ 的理由吗 ?

更可怕的是 , 这若是一出在私底下的奏报也就算了吧 , 偏偏这是直接在朝堂上说出来的 !

他好大的胆子 !

与他同时出列的刘仁轨是不是也抱有这等想法呢 ?

李治彼时必定是这样想的 。

杨夫人早年间为女儿上位一事 , 在长安城中多有走动 , 在此事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得知了 , 也匆匆令人急报洛阳告知女儿 。

她这会儿倒是有些庆幸 , 自己在去年因为年岁淀长的缘故没有选择随驾洛阳 ,

而是留在了长安 , 才能有及时知情的机会 。

陡下是什么态度目前还不知道 , 涉事其中的李义府 、 王义方和刘仁轨是什么情

况也不知道 , 但若等到尘埃落定了才被告知 , 那就不太妙了 。

陡下是媚娘的丈夫 , 也是这大唐天子 , 李义府是支持她坐上皇后位置的重要官员 , 刘仁轨是安定公主的考师 , 还和李义府之间有结怨 。

这 …... 这都叫什么事啊 。

更要紧的是 , 现在连安定公主都跑蜀中去了 , 一时半刻之间还没法赶回来救援一下者师 。

武媚娘扶额 , 思绪急转 。

在这出突发事件面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