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一帘风月挂九重
  4. 第246回
设置

第246回(1 / 2)


“你能知恩图报,姑母就放心了。”月太妃嘴角微牵,“你从小是个不省心的,在宫里一刻待不住,不是玩水就是爬树。先帝仁慈,新帝友善,你才有今日……”

谆谆教诲,元昭只字不漏,牢记于心。

默默抬眸打量,满打满算,不到五十岁的姑母谈不上老,只白发爬满了头。是怎样一种心情让她撑过儿子的死,惊闻堂兄嫂的死,熬死夫妻半生的先帝?

久居深宫,岁月漫长孤清,如玉的脸庞失了光,一头青丝染了霜。从嫁给先帝的那一刻起,恩爱几载,换来仇恨伴余生。

谁理她深宫寂寞,谁理她的夜夜簟凉衾冷,饮泣含恨?

多想把她带出宫去,看看外边的广阔天地,忘却前半生的刺骨寒霜……

可惜不行。

“姑母,”元昭忍不住出声打断姑母劝她感恩的叨叨念,在对方看过来时,眉眼弯起,笑容如沐春风,“静平妹妹今年十五了吧?可曾许了人家?”

依稀记得对方小她三岁,十五是适婚年龄了。

静平公主正专注煮茶,冷不丁话题扯到自己身上,霎时垂眸红了脸庞。旋即又想到目前仍是国丧,不禁小脸煞白,蚊声提醒:

“阿姊,国丧期间不许议亲。”

“公主的亲事自有皇室操心,你自己的事八字还没一撇,倒关心起妹妹来了。”月太妃瞥她一眼,“爹娘不在了,兄嫂们可曾为你作主,寻到中意的人家?”

国丧期间不议亲,仅仅私语,无碍的。

“姑母病糊涂了,”元昭浅笑,“我不也是公主吗?”

她是郡主的时候,亲事尚且轮不到爹娘作主;如今贵为公主,自有陛下皇兄为她操心,何时轮到府里的兄嫂插手?

克夫是命格,婚配是命运,都不由她掌握。

......

“姑母,等除了服,静平的亲事该提上议程了。”元昭温言劝道,“她在您膝下长大,您有义务替她把关。斯人已逝,生者如斯,望姑母珍重身体,安康太平。”

跪坐一旁的静平公主这才明白,元昭是打着给她议亲的借口在劝慰太妃,连忙跟着直身顿首。

或许元昭的话戳中月太妃的心思,目迎晨晖,泪流满面,嘴里喃喃道:

“太和,太和……昭儿,你可知先帝为何赐你太和的封号?”

“知道。”

北苍的上朝议政之地叫太和殿,如今更名金华殿。以先帝多疑且矛盾的脾性,赐号太和,是警告她勿起妄念。朝臣们目光如炬,心如明镜,替他盯着呢。

元昭直起身来,自我解读:

“经上言,乾道过刚,须阴与阳和,利万物生;姑父对昭儿寄予厚望,赐号太和,行协调各方之职,凝和顺之气,助新帝创天下太平、祥和安宁之盛世。

姑父慈爱,皇兄情义至深,昭儿铭感五内,不敢怠遑。望姑母保重身体,在宫里颐养天年,勿让昭儿挂念。”

她的侃侃而谈让静平公主稍微傻眼,却让月太妃欣慰点头,含泪点头:

“你懂就好,你懂就好……行了,晨晖已散,日头烈了,我乏了。昭儿事忙,你回吧。静平,扶我回去歇息。”

这么快?静平公主神色迟疑,最终还是起身向元昭屈膝一礼,唤来尚仪女官一同扶起月太妃入了内室。

元昭一如既往,直身顿首深深一拜后,方起身离开。

等静平公主安顿好太妃娘娘,连忙赶出来欲加挽留时始知她真的离开了。不禁满心失望地返回内室,坐在榻前的脚踏上,怯懦嘟囔:

“母妃怎不让阿姊多留片刻?难得来一趟,理应用过朝食才合乎情理。刚来不久便离开,不知......

情的还以为母妃嫌弃阿姊,说阿姊和母妃情感不睦,于她名声无益。”

得到一个厉害的姊姊认可,她满心欢喜,本想和对方亲近亲近,谁知……

“母妃知你寂寞,难得有个伴想好好聊聊。”好歹养她一场,月太妃岂会不知她的心思,哂然一笑,“可她领有皇差,怎敢懈怠?留在这儿也是心不在焉。”

“这么说,母妃并非讨厌阿姊咯?”静平公主似懂非懂,“那为何母妃一副不愿见阿姊的脸色?”

唉,月太妃听罢,黯然长叹:

“你还小,不懂。她成了行伍之人,前途艰险莫测。母妃无用,怕再听到故人已故的噩耗……”

她年纪大了,承受不起那份削骨的沉痛。

静平公主听罢恍然大悟,心疼地看一眼月太妃,发现她已经沉沉睡去。便轻轻起身走了几步,复回眸看一眼,然后悄无声息地离开母妃的内室。

片刻之后,一名宫婢出了云桂宫的大门,直奔御书房。

……

且说元昭,出了云桂宫,欲向陛下辞行。但陛下正在议政殿和几位大臣议事,他的亲随曹乙出来传话,让她见罢姑母可自行离宫。

还说难得她回城一趟,不如多留几天。

过几天陛下的禁卫要去东郊,去她的亲兵营受训,可一同回去。元昭哪里坐得住?一心想找红叶问问宫里的情况,便推说不放心鹰卫的训练,即日出城。

途经正阳巷的路口,过门不入,见有小厮等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