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旅行从摄影开始
  4. 第202章 《华夏年》作品
设置

第202章 《华夏年》作品(2 / 3)


,这是一个极佳的观赏视角以及位置,但需要观看的人微微仰望。

“毕竟优秀的作品是有特权的。”她说。

陈星摸着自己的下巴一张一张的看过去。

摄影学院三年级的学生果然有点水平,全都已经脱离了普通的‘拍得美’的摄影观念,开始追求起了艺术系,观赏性,甚至有好多都不是单纯的摄影,而是摄影和PS相互结合过后的产品。

摄影本来就是和修图连接在一起的,这里陈星单独拿出来说,也就证明了PS的占比完完全全的超出了正常摄影的范围,达到了一种以PS为主的摄影风格。

比如有一张照片,摄影师以电线杆为主体,用密集电线来把一天分成了十份。

照片当中有深夜的繁星点点,有初生的朝阳,有淅淅沥沥下起来的小雨,也有雨后耀眼的彩虹,刺目的阳光。

陈星看完了所有三年级的作品,又看了一点摄影学院其他年级的作品,点头道:“我知道了,我回去就把我的作品整理一下发给你,是发给你吗?”

“是的,你在脸书APP上加我就好了。”

回到住处,陈星开始在自己的作品里面挑选几张发给罗曼琴科。

罗曼琴科话里话外都想让陈星把获奖的照片拿出来,这不仅仅是提升了摄影学院在学校里的面子,也能提升摄影学院学生们的审美,往另外一个方向说,万一有人学会了陈星的拍摄风格呢?

摄影这条路上走出新的风格本来就比较难,所以所有能闯出去的摄影师都是其他摄影师,以及爱好者们学习和模彷的对象。

但陈星没有选择雪山上拍的那几张作品。

反而拿了一些过年时候,在新场古镇拍摄的那些照片。

取出原片,调色修图过后,陈星把这些作品都发给了罗曼琴科。

【你好,这是我的作品,我取名叫华夏年】

【……可以】

罗曼琴科没想到自己都暗示得这么清楚了,陈星还拿出一些新的作品出来,而且还是这种完完全全是华夏风格的作品。

按道理说学生们拿出任何作品上墙都是个人的问题,但她特意空出了他们班级上最好的位置,就是想看看陈星最出名的雪山系列,而这个?

华夏年系列?

她在笔记本上点开陈星的作品。

第一张是街道上,无数人站在街道的两边拿着手机拍摄,中间是一支或穿着红色上衣,或是光着膀子的舞龙队伍,烟花四溢,灯火阑珊,这一张照片就能让她感受到华夏新年的气氛。

整体构图恢弘大气,喜气洋洋。

她心里想起这两天流传出来的小道消息。

听说陈星就是因为太过重视自己摄影当中的华夏风格而被国立美术学院拒绝了,但他们高等装饰学院并不在乎这些,尤其有些教授还很喜欢陈星的风格,这才破格收到了三年级。

三年级也只是过渡,几个月后就要和他们升级成四年级了。

第二张是一个人物像,一个穿着红袄子,扎着两个小丸子头的女孩站在一个红色,带字的华夏结下面,用手拉开华夏结下面的流苏,笑脸盈盈的看着镜头。

好可爱的孩子。

第三张也是一个小女孩,她的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气球,摄影师的构图是用红色的气球当前景,用四分之一的气球挡住了周围的环境,让观众的目光注意在这个小女孩的脸上。

她正看着自己的红色气球,灵动又专注。

罗曼琴科看得越来越认真。

不愧是能在顶级摄影节上能拿奖的人,网络上说他只是因为抓包丑闻才能拿到这个奖的人真是太酸了。

不用雪山系列的那些照片,就这几张就够他们学习了。

陈星是怎么做到,用这么基础人像摄影技术,就能拍出人文摄影效果的?

人像摄影在圈子里面是很基础的,他们这些考上了高等装饰学院的人都不怎么愿意去拍摄人像,但陈星就是以人像的手法,拍摄华夏的人文艺术。

就一个小女孩拿着气球的作品,都能感受到她心里的欢喜。

罗曼琴科在想,如果陈星这样的作品再多一些,能弄出一个摄影展的话,那么仅仅是看陈星的作品就能感受到一种节日的氛围,了解到大部分华夏的新年感受。

“真是好作品。”她说道。

罗曼琴科连忙找人把这几张照片做出来,她想明天就把这些照片放在走廊让人欣赏。

巴黎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什么风格的艺术都能在这里看到,东方的艺术很早以前就有岛国作品出现了,甚至学校里还有专门对岛国浮世绘的赏析。

在她看来,如果陈星能继续发扬这种华夏风格,那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在巴黎的艺术学校里,看到对华夏艺术的赏析了。

她也是对华夏很熟悉的。

毕竟她可是一个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