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把亲爹卷成首辅(穿书)
  4. 第35章 第 35 章
设置

第35章 第 35 章(2 / 4)


读书的!”

他这次说服王老夫人的理由,就是说从书里看到过、以及远途的见闻。事实上也是如此,在暖房种菜的事早在汉朝的时候就有记载了。人们在屋子里昼夜不停地燃烧柴火,使得屋内气温升高,通过这种方式把菜种出来。

不过这个方法种出来的菜很贵,没多少人吃得起。

许淙用的办法比较简单,就是仿照现代的蔬菜大棚,利用家里剩下的油布搭一个棚,这样白天菜能够吸收到一些阳光,冷起来的时候就在里面点火,烧稻草、柴或者木炭等,增加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以及温度。

虽然单颗菜的成本还是挺贵,但因为油布是以前剩下的,柴房里夏天积攒下的木柴也有很多,所以两块不大的地,表面上没花什么钱。

王老夫人自然是想不到这么多的,她老人家就看到了两块地上的菜都长出来了,用的又都是家里有的东西,除了肥料之外没花钱从外头买。

所以觉得划算。

晚上吃饺子的时候,许明成和金氏也发现了今天饺子的不同寻常,里面包的不是菜干而是新鲜的韭菜,而且碗里还洒了切碎的葱花。

这两样东西,都不是这个时节能有的。

许明成从小就看着王老夫人种菜,所以最先反应过来,“娘,您是在这里种出韭来了?儿子之前也找人试过,但都不得其法。”

因为出身的关系,许明成是很关注农事的。

所以在来到勉县的那个冬天,他就考虑过是不是可以通过种菜,给县里的一部分人增加一些收入,而给另一部分的桌上添一盘菜。

但试过之后却发现行不通。

因为勉县太冷了。

不但比庐州冷得多,而且还干、风大,因此即便请了很有经验的老农,种出来的韭也是稀稀拉拉的,还不够煮一盘。

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但没想到他娘只来了几个月,居然种出来了。而且从这脆嫩的色泽上看,他娘今年种出来的韭比以前在老家时候的都要好。以前还泛黄,但今天饺子里的韭却翠得很,就好像是初春刚长出来的叶子。

因此许明成很好奇是怎么种出来的。

王老夫人笑得脸上的褶子都舒张了,“多亏了淙哥儿,要不是他想出来的‘盖房子’、‘烧炭火’的法子,今年那是一点都种不出来的。”

埋头苦吃的许淙抬起小下巴。

没错,我功劳最大!

‘盖房子’、‘烧炭火’?

许明成不明所以,于是便问许淙,“淙哥儿,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许淙就放下小勺子跟他解释,什么人冷的时候要穿衣裳,烤炭火,不然就要生病。那菜冷的时候自然也要穿衣裳、烤炭火。

非常合理!

至于那些什么温度、二氧化碳他就没说了,说了渣爹也不懂。而之前糊弄他奶的‘从书上看到过’这话他也没说出来,免得爹娘追问是哪一本书。他现在读的书不多,大部分还都是他们给的,说这个很难解释。

至于他奶,因为不识字,就不会追问是什么书。

许明成若有所思,“我也让人试试。”

他还是没有放弃之前的想法,若是勉县的一部分百姓能够在冬日里种出新鲜菜蔬来,那么他们的生活便能够得到很大的改善,可以吃饱穿暖。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到冬天,多方努力也只能勉强不饿死人而已。

不过这些都是衙门里的事,许明成不再提及。

这天之后,许家的好日子就来了,虽然不是餐餐都有大盘的青菜,但基本上绿色的菜叶子是每天不断的。

为了让这些珍贵的菜能活得更久,张厨娘甚至无师自通地每根只剪一片菜叶子,所以直到过年许家的两块菜地还是绿油油的。

哪怕金氏让人拨了一些拿去送给许明成的同僚们,剩下的省着点也能吃到开春。而开春之后,外头的野菜一天比一天高,也就不缺菜吃了。

转眼间,时间就来到了十二月底。

要过年了。

……

江陵府

云家来到江陵,已经好几年了,蕙姐儿和莹姐儿就是在江陵出生的。

几年的经营下来,云家在本地也有一些交好的人家,每到年节的时候,管家和门房便把眼睛擦得发亮,整个人忙得脚不沾地。

他们既要拒绝那些不请自来的,又要把真正的亲戚、老爷同僚、好友等人派来送节礼的人迎进去好生招待,不能怠慢。

好在现在老爷已经外放,稍远一些的人家不会派人千里迢迢就为了送一份节礼,多半都是写一封问候的信让驿站送来。若老爷还在京城和做吏部尚书的老太爷住在一处,那忙碌程度,不敢想,不敢想。

“管家,勉县许大人派来的人,候在门外了!”

勉县许大人?

云府管家迅速在脑海里过了一圈,然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