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4. 第三百二十四章小国献公主
设置

第三百二十四章小国献公主(1 / 2)


开发东唐州的好处,已经多到数不尽了。

之前的棉花,野兽皮毛,还有其他各种物资,都让大明上下获益匪浅,经济商业愈发发达。

而今天,一亿两黄金的出现,更是深刻的震惊到了所有人。

他们终于认识到,为何当初皇太孙殿下,要孤注一掷,力排众议,去开发东唐州了。

“一亿两白银,数之不尽的土地,一船又一船的棉花……”

“吾等今日方之东唐州之富饶,悔不该劝阻皇太孙殿下啊!”

群臣口中是这么说,但真正后悔的,恐怕不是不该劝阻朱高煜开发东唐州,而是自己没有搭上这艘顺风船!

以他们的身份,随随便便就能派出数百数千的家族子侄,跟着朱棣一起去东唐州搞开发。

到时候不管是探索金矿,还是开垦大片土地,等一个坐拥一县的大地主,都是很有可能的。

可如今呢?

跟过去发财的都是大明的底层百姓,而不是他们这些官宦世家的子孙。

他们不后悔到吐血才怪!

这个时候,很多精明的臣子,终于反应过来,自己错过了多大一笔财富。

‘不!’

‘现在加入进来也不算晚!’

‘东唐州无比广大

,未开发的地方还不知道有多少,而且人口也无比稀缺。’

‘只要我发动家族势力,组建一支几百人的移民团过去,占据半个县城大的土地,轻轻松松!’

许多大臣立刻转变心思态度,先是对着朱高煜大加吹捧,把他说成是天上地下,绝无仅有的圣贤明君。

然后当场表示,自己也愿意为东唐州的开发,出一份力。

“殿下,是臣等有眼无珠,鼠目寸光,不知东唐州的重要!”

“好在臣醒悟得还不算太晚。”

“臣愿发动家族亲友,凑出十艘大船,跟着东唐州的船队一起,往东唐州移民,为我大明开疆拓土!”

“臣只愿我大明子民,将东唐州这片蛮荒之地,经营得更加富裕繁华,如大明一般兴盛!”

不得不承认,这些文官嘴皮子就是会说。

自己想要发财,想要去东唐州圈地争夺资源,还能够说的这么冠冕堂皇,为国为民。

朱高煜都差点看乐了,也不知是该生气,还是该嘲笑大臣的无耻。

最终,他无奈的摆摆手。

“去吧去吧!”

“海上又没加盖子,你们爱去多少人去多少人!”

“只要到了东唐州,遵守那里的律法,还承

认自己是大明的子民,便够了!”

说一千道一万,东唐州缺的不是资源,是人口。

有人愿意主动过去开拓,朱高煜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阻止。

于是。

在一亿两黄金的刺激下,在朝臣百官的鼓动下,更大一批移民活动,再次展开。

来往大明和东唐州的船只,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

现在早已不是之前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一只船队出发了。而是分裂成无数大.大小小的船队,往来不绝。

就像一串珍珠项链,将遥远的东唐州,和大明本土,紧紧串联在了一起。

东唐州的开发,也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

大明,又是一个早朝。

新任礼部尚书站出来一步,大声禀报。

“启禀殿下!”

“高丽、琉球、真腊、暹罗等二十几个附属国,送来岁银和朝贡。”

“已经臣服的附属国都10倍的增加了岁银,还进献了各种宝物,许多没有臣服于大明的国家,都派出使臣,希望成为大明的附属国。”

“各国使者,都已经入京,等待殿下召见!”

这些小国,对大明的态度十分恭敬,每年的朝贡一次都没有少,恨不得将大明当做自己的

亲爹。

朱高煜对他们的存在,也没有什么意见。

都是些偏远蛮荒之地,大明连东唐州都开发不过来呢,自然不可能却啃这些鸡骨头。

愿意当大明的小弟,那就收下,反正又不用大明来养着。

就当养猫养狗,有什么大活动,让他们派遣使者来凑凑热闹,演一出万国来朝,也是不错的。

自古以来,华夏天朝便都是这么看待周边诸多小国的。

朱高煜一开始也不理解。

但等他坐上大明的龙椅上之后,才发现这才是正常。

都是些喜欢朝你摇尾巴的小狗小麻雀,打杀了也没三两肉,不养着听个乐子,还能如何?

要是你需要什么东西,是产自那些小国,只要一道命令,别人就会主动送上门来,无比听话。

这可比自己主动去统领管理他们,划算了了。

当然,朱高煜对于这些小国的使者,也不怎么放在心上。

“大明不缺这一点朝贡的银子,不过这也是他们的一番心意,收下便可,然后赐下等价的礼物。”

“至于其他想要成为大明附属国的……”

“都收下!然后按照常例,命礼部接待便是。”

“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本殿下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