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4. 第三百一十八章建立财政司
设置

第三百一十八章建立财政司(1 / 2)


朱元璋听完这一套理论后,沉思良久,仿佛开启了新知识的大门,对很多事情,都有了全新的看法。

他不由得对朱高煜赞不绝口,满眼欣慰。

“好大孙,你说的这些东西,都是治国理政的大道理啊!”

“赶快找秘书郎都记录下来,流传后世,让后面的皇帝,都要仔细研读,切不可凭着性子做事!”

“还得设置专门的讲师。以后用来培训吏部的官员和皇子。”

“只有学懂了这些,才能够掌握大明偌大的江山社稷,百姓民生啊!”

朱元璋早已意识到这些知识的重要性,比起玄之又玄的圣人之学,可有用多了。

不好好记录学习,是天大的浪费!

朱高煜笑了笑,示意皇爷爷不必如此。

“皇爷爷,这些理论我早已成竹在胸,并且做了专门的记录整理。”

“并且结合了大明的种种案例,写了评语。”

“待我回去就将这一套书,找人给你送来,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朱元璋这才满意,对朱高煜的处事周到,更加欣慰。

他已经决定,要将这一套书籍,当做大明的传世经典!

以后要当大明皇帝,要成为大明的执政

高官,可以不学论语孔孟,但一定要对这套经济之道,了如指掌!

否则,他们爷孙二人联手打造的繁华大明,还不知道要被那些无能腐儒,糟蹋成什么样的。

如今的大明,早就不是之前那种男耕女织,百姓埋首种田,皇帝士大夫高坐明堂,垂拱而治的场景了。

大明需要的,是干实事,对社会运行有自己理解的真正人才,而不是只会读死书的儒生!

在朱元璋看来,这样的人才是稀缺的。

所以他只能寄希望于,后世的皇帝臣子,能够好好读大孙子的这套书,依靠这套理论来治理天下。

“好大孙,有了你这套理论就能轻松把控大明的经济吧?”

“就算做不到你这么好,应该也不会出大问题!”

朱高煜却缓缓摇头,神情并没有放松。

凭一本书,一套理论治理天下,他可没这个自。

“皇爷爷,事情哪有这么简单!”

“虽然这些理论理解起来并不复杂,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情况,事情会变得非常的复杂,大明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情况都不一样,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所需增发、减少的纸币的数量也不一样。”

“很多政策具体

实施出来又有很多具体的困难。大明一年实际上应该抄印的纸币的数量,统计起来也极其的困难。”

“连统计都做不到精确,又怎么能够对所有事情,都精确应对呢?”

这才是大明的事实。

别看在朱高煜的统治下,大明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真正落实到具体的东西上,还是很模糊的。

别的不说,就单单说一下全国的人口。

大明直到现在,也没能准确的统计出,全国一共到底有多少人,都是男是女,是老是幼!

连人口统计都做不精确,更何况经济状况?

朱高煜也不是神仙,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一种模糊,但更有效的方法,来实行政策。

“皇爷爷,想要结合这些理论,创造出一个合理的,完善的,有效的财政制度,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有效的财政体系。”

“这需要高屋建瓴,提纲挈领。从朝廷根本局势上,做一些改变。”

“最主要的,就是建立更加完善的国家财政制。”

“我准备,将原本属于户部、工部的一些权力提取出来,单独做为一个衙门,让他们只对皇帝负责!”

将财政独立出来,是朱高煜早就有的想法

了,但一直都没有实行。

如今,随着东唐州的开发,大明经济越来越活跃,这件事已经势在必行,不能再拖了。

否则,这么庞大的财政权都掌握在不懂事的户部官员手里,迟早会出大事!

朱元璋一听这话,眼神微变,也不由正色起来。

他知道好大孙会有政策变动,但没想到是怎么大的动作。

“财政独立,设立新的衙门?”

“咱也是带兵打仗的出身,知道钱粮之重!”

“不知道大好事,你准备怎么做,新衙门又叫什么名字,具体人员和官职,怎么划分?”

建立一个全新的衙门,掌管全国财政。

这个提议一出来,朱元璋就发自内心的认可。

他其实一早也有类似的想法,但并不明晰,而且,自唐朝传承下来的三省六部制,也还算好用,户部掌管财政,也勉勉强强,他不能保证能够做得更好,所以没有动手。

但朱高煜不同。

他是带领大明走向全新发展方向的监国太孙,有着远超常人的见识和想法。

他来做这件事,一定能够做得尽善尽美!

朱高煜还不知道,皇爷爷对自己有这么大的信心。

他也没有隐瞒,将自

己的想法,缓缓道来。

“皇爷爷,我准备把户部和工部等,涉及国家财产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