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4. 第三百一十五章大明宝钞的公信力
设置

第三百一十五章大明宝钞的公信力(1 / 2)


朱元璋被朱高煜话语中的严肃,弄得心神大动,神色大震。

他从来没想过,因为大明宝钞,会动摇整个朝廷的信用!

这可不是小事,朝廷信用动摇,就是根基动摇,统治稳固性动摇!

对朱元璋来说,是头等大事。

“好大孙,快说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大明宝钞哪怕废掉都不要紧,可不能继续动摇朝廷的信用,让百姓不认可我老朱家的皇帝之位!”

朱高煜见朱元璋有些被吓到,赶紧上前安抚。

“皇爷爷,别激动。”

“虽然大明宝钞动摇了一点点朝廷公信力,但皇爷爷为华夏百姓做出的巨大贡献,还是让百姓认可的。”

“我们老朱家,在百姓心里的地位,不会因此动摇!”

公信力这种东西,能够破坏,也能够建立。

而事实往往是,一边建设,一边破坏。就看那边的力量大,那边的积累多。

只要建设大于破坏,就不会有问题。

如今的大明,不论是朱元璋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还是朱高煜监国后的种种政策,都在极大的增强朝廷的公信力。

倒也不用为了一个小小的大明宝钞,而太过担心。

当然,大明宝钞毕竟是朝廷主动发行的信用货币,也不可继续轻忽漠视。

“皇爷爷,虽然大明宝钞能够被一些人认可,但它的信用说到底,还是很不足的。”

“历史上也有许多不同的东西,被用作是一般等价物。但是在漫长的岁月演变过程中,最终还是只有金银铜这三种东西,变成了稳定的,固定的一般等价物。”

“原因就在于,虽然这些东西都具有一定的公信力,但是相比于凝聚在白银黄金上面的公信力,他们还是差了很多。”

朱高煜听到这里,点头不止,很是认同。

他从给他讲解历史的大儒口中听说过,似乎汉武帝的时候,为了筹集资金做军费,攻打匈奴,就发行过一种白鹿币。

汉武帝刘彻公然下圣旨,说一张白鹿币价值一斤黄金。可到最后,却无法兑现承诺。别人拿着白鹿币,根本换不到黄金。

这也导致汉武帝后期,在民间的名声一落千丈。

以至于晚年要落到下罪己诏,向天下公开承认错误。

朱元璋可不想如此。

朱高煜不知这个时候,皇爷爷脑子里转过多少东西。只是继续之前的话,往下说。

“所谓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即使在乱世当中,黄金白银也能够保持它的价值,而古董以及其他的很多东西,都无法保持自身的价值。”

“而大明宝钞以及之前宋朝发过的交子之类的东西,和古董字画也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他们不像黄金那样,有千年凝聚的巨大公信力,也不具备珍贵的价值。”

“百姓不认可大明宝钞的信用,也是可以理解的。”

朱元璋继续点头,虚心的承认了这一点,并没有因此感到愤怒。

不会因为百姓不认大明宝钞,就觉得丢了面子,就要愤怒发狂。

在心底,朱元璋更在乎的是百姓的生活,百姓的利益。他是真正极少数做到爱民如子的皇帝。

如今,他更关心的,是如何重新让大明宝钞,获得百姓认可。

“好大孙,那咱要怎么做,才能重建大明宝钞的信用,让其拥有像金银一样的公信力?”

纸币不管从什么方面看,都拥有远超金属货币的诸多好处,朱元璋还是想要继续推行大明宝钞的。

而且,要是能够重建大明宝钞的信用,也可以为他挽回错误,让百姓更加认可大明朝廷。

朱高煜不由一笑,这和他想到一起去了。

“大明宝钞是以国家的信誉为担保,只要老百姓绝对的相信国家,那么大明宝钞就会具备和金银一样的价值。”

朱元璋顿时兴奋起来,这个好!

但恐怕并没有那么简单。

“那只要老百姓相信大明,岂不是想印多少钱就能印多少?”

“无限制的印大明宝钞,这其中应该有限制吧?”

朱高煜点点头,肯定啊!

“宝钞印起来容易,但是要保障每一张宝钞都能买到面额相等的物品,难度却很大。”

“想要让大明百姓绝对的相信大明宝钞,必须要让他们在大明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买到与宝钞面额相符的物品。”

“如果很多百姓都发现,宝钞买不到与其面额相等值的物品,这样就会损耗宝钞的信誉,公信力,进一步损耗大明的公信力。”

“当这种公信力,信誉被损耗的越多,百姓对大明的信任就会越低!”

信用货币好处多多,但唯有一点,那就是它的信用,已经跟国家的信用牢牢绑定在了一起。

国家的信用越牢固,货币的价值就越稳定。

反之,当某个国家的货币成了金圆券,上面印满了零,也就代表着这个国家信用的破产。

好在如今的大明,宝钞虽然是国家发行的,但并没有成为主流货币,在一推出就遇到难产,没有和国家信用完全绑定。

否则。

以如今大明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