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4. 第二百九十七章取名东唐
设置

第二百九十七章取名东唐(1 / 2)


朱高煜和朱高煜商量了半天,终于理清楚了对新大陆的开发规划。

望着眼前厚厚一摞的文稿,两人都是漫漫的成就感。

“好大孙,这件事做成,咱爷孙也算是为华夏神州,开拓无尽疆土了。”

“后世青史之上,足以流芳千古!”

“咱老朱家的所有祖宗,都会光耀,我们的子孙后代,都会因此享福!”

“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朱元璋异常高兴,拍着朱高煜的肩膀,眼神中满是欣慰。

还有什么功劳,能够比得上帮华夏神州,再开一片广大的生存之地?

要是真正完成这个目标,别说秦皇汉武了,就算是上古的三皇五帝,神农轩辕,也不过如此!

后世之人,一定会把他们爷孙,都当做神仙圣人来祭拜,他们的地位,将比肩炎黄二帝!

朱高煜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开启大航海,探索新大陆,求的不就是这个目标吗?

“皇爷爷,孙儿我这都是站在您的肩膀上,才能完成如此宏伟的目标啊。”

“要不是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了全新的大明,我就算有这个想法,也做不到啊!”

朱高煜这并不是拍皇爷爷马屁,说的是事实

他固然有来自后世的见识,懂得无数科学知识。但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做到这一点,绝对是痴人说梦。

唯有借助整个大明的力量,才能够如此快的造出铁甲战船,才能开启大航海,开发新大陆。

要是没有朱元璋的支持,朱高煜光是争夺皇位,当上皇帝,就要花十几年。

想要坐稳天下,又要不少时间。

等他真正掌控一个国家,想要对外开拓的时候,人都已经老了!

穿越成朱元璋的大孙子,还得到他如此的信任,是朱高煜最大的幸运。

听了这话,朱元璋很是高兴,看朱高煜的眼神,也越来越慈祥。

“好大孙,你是咱的亲亲大孙,咱不将大明交给你,还能交给谁?”

“如今你所做的一切,都没有让咱失望,这是最好的!”

“来!”

“咱爷孙该给这片新大陆,子孙未来的生存发展之地,取一个好名字了!”

“大孙,你觉得,叫它‘东唐’如何?”

“华夏神州是汉唐故土,尧唐更是咱的根源来历。这片想到了在神州的东边,就叫它东唐州,希望能够成为咱的另一个大唐!”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还是肯虚心学习的。

请了许多大儒学着,给他将历史典籍,文化渊源,可不再是曾经那个大字不识的穷乞丐。

历史上最让朱元璋喜欢的,就是汉唐。

他以汉人正统自居,以恢复中华为己任,重建了汉人王朝。

如今又要开发一片广袤的新大陆,取名东唐,意义再明显不过。

朱高煜听到这个名字,沉思半晌,越想越觉得合适。

“好!”

“皇爷爷这个名字取得好!”

“这片新大陆,以后就叫东唐!”

原本朱高煜的记忆里,这里应该叫美洲。

可这不过是西方殖民者的,命名,对大明来说,自然不合适。

哪里有东唐这个名字,意味深重。

完成命名之后,两人又说起具体的开拓规划。

“大孙,远征东唐这件大事,咱还是觉得,让郑和一个太监带队,似乎有失身份。”

“郑和毕竟身份不够,面对很多事情,没有权力做出决断。”

“不如派一位皇子坐镇,总揽大局,你以为如何?”

这个提议十分在理。

若只是去探索发现,在附近逛逛就回来,郑和还比较合适。

可大明却要大规模开发东唐新大陆,郑和就不合适了。必须有一个身份地位足够高

,能够代替大明皇室,做出重大决断的人,去东唐坐镇。

而且这个人选,还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不仅要有身份,还有有足够的才能和大局观。

毕竟。

东唐远在海外,离大明本土太远,具体的事情,金陵这边即便是收到禀报,一来一回也得很久,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指示。

“皇爷爷想的周到!”

“的确非得一位皇爷爷的嫡系血脉,才能代表我大明,去坐镇东唐!”

朱高煜也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

说这次远航,必须得有一个皇子来作镇。

船队的航海指挥可以是郑和,但真正军队的领导权还是应该在一个皇子手上。

如果让一个臣子来统领的话,很有可能会建立一个不受大明控制的帝国。

毕竟东唐洲距离大明王朝,实在是太远了,来回传递个消息,动辄就得几个月的时间,万一,那片土地上发生什么事情,自己这边得知的时候,很可能已经晚了。

殖民地独立的事,朱高煜可不愿意再自己身上上演!

所以,单纯派一些文臣武将过去是绝对不行的。

朱高煜想了一下,如此一来,可选的目标并不多。

“皇爷爷,不如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