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4. 第二百八十二章修路,修路!
设置

第二百八十二章修路,修路!(1 / 2)


朱高煜对安南的一些列规划,顺利的实施了下去。

挂着大明龙旗的铁甲战船,早已完成了从金陵到安南的探路。

顺利返航之后,没修整多久。

等吏部将调派安南的官吏人员选好,就再次出发,往安南而去。

这一次,船队上带着数百上千的大明官吏,还有的家眷亲属,奴仆护卫。

一路煊赫无比,要大肆开发治理安南。

在朱高煜的鼓励和带动下,不少民间商人,听说安南的富裕后,纷纷自发购买船只,或是与人合伙,一起跟在铁甲战船之后,往安南而去。

“朝廷在安南大捷,已经征服了整个安南。听说大军带回了的黄金宝石,就足足有数十万两!”

“还有各种珍贵的木材香料,都是价值千金的好东西!”

“朝廷在前面吃肉,我们跟在后面喝点汤,总是可以的吧!”

“皇太孙殿下还特地下旨鼓励我们,开发海上航运,听说以后要将安南的粮食贸易,都委托给我们,这可以一笔长久的大生意啊!”

“谁要是搭上这条线,下半辈子的富贵,就不用愁了!”

自古漕运,都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整个安南的粮食贸易,不知能够养

活度少人。

商人们纷纷看中其中的利益,开始在海运上大力投入。

朱高煜倡导的大航海,终于有了一点眉目。

……

大明对海外南洋的开拓经营,逐步走上正轨。

而国内的发展,也没有停下。

若问朱高煜,提高大明整体国力,带动全国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那答案只有一个。

“修路!”

“修路!”

“还是修路!”

御书房中,朱高煜对着工部尚书,在地图上比比划划。

“大明的官道,水平实在太差了,完全不能看!”

“我问你,在这样的道路上行走,从合肥到洛阳,要花多久?”

正所谓南船北马。

大明定都金陵,靠着长江,水运交通无比发达。

两湖两广,苏杭江南,都可以水路直达,异常方便。

即便是长江北面的合肥,经过巢湖淮水,也比较好走。

但从合肥往北,整个中原大地,山东河北,关中幽燕等地,就只能靠陆地上的道路了。

从合肥到洛阳的距离,是从金陵到杭州的两倍。

但两地的公文来往,人员交通,所花的时间却是五倍十倍!

朱高煜早就忍受不了这种慢悠悠的交通状况了,这导致大明对北方中原

的掌控,比南方低多了。

历史上朱棣登基后,迁都燕京,除了防备北方草原的蛮夷,也是为了方便掌控广阔的中原大地。

朱高煜当然没有迁都的意思,金陵住着可比干旱少雨,沙尘漫天的燕京舒服多了!

为了解决交通不便的问题,为了更好发展大明,修路,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一件事。

“工部尚书,水泥的生产规模,已经上来了。”

“我准备先实验性的修建一条道路,就先从金陵城对面的浦口渡出发,修道滁州!”

“这既是为了检验技术,也是为了培养工人,积累经验。”

“这条路,就交给你工部负责,我要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路修好,你可能做到?”

不错!

朱高煜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开始在大明修建第一天水泥路了。

而这个重任,毫无疑问的落到了工部身上。

工部尚书已经看过关于水泥路的资料,顿时满心振奋,大声应诺。

“殿下放心!”

“臣会亲自关注,派出工部最好的工匠人才,尽快完成道路的建设,一定不会让殿下失望!”

修建大明历史上的第一条水泥路,这可以足以青史留名的大事,怎能不然工部尚书

激动?

他接到朱高煜的旨意后,立刻返回工部,开始安排起来。

很快。

大批物资和人手,从各地官仓调集过来。

还有一辆又一辆装着沉重货物的马车,也往工地赶来。

封建王朝修建道路城池等工程,惯例是直接征发民夫,让百姓们自带干粮,来无偿为公家干活。

称之为徭役,也是赋税的一种。

朱高煜当然不会这么做,这不仅会打击工人的积极性,还会对民间造成极大的负担。

历史上秦皇汉武,乃至隋炀帝杨广,被人批评大兴土木,折腾得民不聊生,便是因为征伐民夫徭役过分。

毕竟。

按照他的计划,以后要修建的各种工程和奇观,比之秦始皇杨广等人,只多不少!

若是全部征发徭役,大明百姓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所以,这次修路,只是从附近的城镇村庄,适当的征发当地青壮。

不仅不需要他们自带粮食,工地上有的是饭食,足以让所有人吃饱。

并且,每天干完活,还会发下一罐子咸菜,当做福利。

百姓们被征发徭役,本来是满心不愿,但当管理修路的官员,将咸菜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