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4. 第二百一十章 揭开谜底,得见真龙!
设置

第二百一十章 揭开谜底,得见真龙!(1 / 2)


今天的朝会,局面远超所有人的预料。

甚至连引发了这一局面的朱高煜自己都没想到,一众朝臣居然会对这事儿敏感到这种程度。

这简直就是群情激奋了都。

不过朱高煜对于这种局面倒是乐见其成。

毕竟不把事情说明白,强压着他们把事情被办了,那到时候还不知道要惹出多少麻烦来呢。

眼下这样正好。

理不辨不明,话说开了,反而更能清楚里面的问题。

更何况,朱高煜也顺便用这个机会看看朝臣们的发言站队,试图从里面去发现结党的线索。

对于结党这种事,朱高煜早有准备。

正如伟人当年说过的,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这种因为亲友、同乡、同门等各种私人关系联系到一起抱团的行为,其实在历朝历代都不新鲜!

说白了,这是人的天性,趋利避害而已,你压根拦不住。

朱高煜也没想着朝堂之上个顶个的都是圣人,那不现实。

他只要把党争、抱团等等事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那便行了。

从今天的情况来看,至少有些小苗头已经能看出来了。

不过,这些事儿可以回去慢慢琢磨,眼下还是紧着最重要的

直道修建一事。

这件事儿,朱高煜的底线是一定要修,而且要当做国策长久的坚持下去的。

有条件、方便修的,那就早点修,而诸如巴蜀、云贵等偏远难行的地方,那就晚点修。

但大明疆域虽广,却没有一寸可失之地,大明子民虽多,却没有一位可失之人。

所以,只要朱高煜还在,那么他就会坚定不移的推动修路工作一直坚持下去。

不过,眼下这个局面要怎么破呢?

朱高煜默默的扫视朝堂上的众人,这一不留神就看到了个妙人。

朱高煜立马就笑了。

陆尚书,还得是你啊!

冲着那位刚刚跟自己对视一眼立马脸色变了的陆尚书挑了挑眉,朱高煜舒服的往后一靠。

现在就轮到陆尚书表演了啊。

刑部尚书陆大人,这位老大人之前好死不死的跟朱高煜打了个赌。

最终的结果就是朱高煜以后的政令陆大人都得支持。

而刚刚朱高煜那副表情的意思也非常简单,无非是提醒一下陆大人,该是履行赌约的时候了。

陆大人苦着脸深深地叹了口气,走出队列拿着笏板拱手奏道。

“殿下,臣有本奏,直道一事臣其实是支持的!”

“理由有三,第一,若我大明北境、西北之地都有直道相连的话,那兵马、粮草运输的速度将成倍提升,届时这些苦寒之地或将成为我大明新一轮的福地!”

“第二,有直道在,商贸发达、财税上升,国库并不是只出不进的。”

“毕竟商税如今已然成为了我大明的支出收入了,直道对于商贸的提升可不能视而不见。”

“这第三嘛,在臣看来,直道更是一项彪悍史册的壮举,我大明若能建成,定能彰显国威、青史留名!”

朱高煜听着陆尚书的分析点点头,他知道,作为朝中老臣能有这样的见识其实是很难得的。

毕竟一般人可看不到这么远,虽然比起自己从后世带来的见识还有些不够,但实际上在这个时代已经很难得了。

可是,朱高煜没有急着说话,因为他预感到,这位陆大人还有些重要的话没说完。

果然,这位陆大人再次深吸了口气后,坦然沉声道。

“固然直道修建的好处有这么多,但臣还是建议殿下能缓上几年!”

“臣知道,殿下乃亲民爱民之人,压根没想着大肆征发徭役,那么雇人的耗费加上其他损耗,哪怕用如今一日比一日多的

商税也是扛不住的。”

“而东瀛的收获固然可喜可贺,但毕竟是一锤子买卖,短时间内是没法给大明支持的。”

“所以,臣叩请殿下稍缓两年,待财税更加丰厚之后,再行此事!”

陆大人说完就跪了下去,他是真的在叩请。

对于这位老大人的拳拳报国之心,朱高煜不可能视而不见的,他虚扶了一把道。

“陆大人起来吧!”

“诸位臣工的一应想法、建议,我刚刚都听到了!”

“不得不说,这种场面很好,理不辨不明,有些事儿就不能藏着掖着,得拿出来晾一晾、晒一晒。”

“等到大家都琢磨明白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了,到时候才方便做事嘛!”

“所以,先给诸位吃个定心丸,我绝不会干出因言获罪那等事来,诸位也不需要担心!”

这话一出,不少人松了口气。

这位小爷的信誉度还是可以的,说了不会追究那必然这事儿就过去了。

不过朱高煜的主要目的还是修路。

“当然了,之所以之前没发言,主要是因为诸位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只有刑部陆尚书才勉强沾了点边!”

“因为他分析出

了修建直道的好处,并且给出了个结论,只要朝廷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