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4. 第二百零九章 要想富先修路架也是一样的!
设置

第二百零九章 要想富先修路架也是一样的!(1 / 2)


水泥的试制成功,显然让一整天朱高煜的心情都非常好。

第二天的朝会上,朱高煜都是笑着的。

眼见着一众朝臣说完了日常事务以及地方紧急事务以后,说起了自己的打算。

“诸位,我打算在大明境内修建几条直道,沟通南北、横贯东西。”

“我大明幅员辽阔、疆域广大,若没有直道相连,恐怕十年、百年后,依旧跟大明朝廷离心离德。”

“更不用提当地的物产明明可以在异地卖出高价,却因为道险路阻只能在当地贱卖。”

“这些都是我决心要修建的直道的理由!”

“所以,大家议一议吧,怎么修,从哪儿开始修,都说说吧!”

朱高煜这话一出,整个朝堂顿时就炸锅了。

一众朝臣此时满心的苦涩。

娘咧,咱们这位太孙殿下是真能折腾啊。

这才监国多久啊,折腾出多少日子了?

他们现在随便数了数,朱允炆造反、远征东瀛、北征、税务院建立、监察院建立、清丈土地、一条鞭法……

好家伙,这位太孙殿下是一天都没闲着啊,不是在折腾就是在琢磨着折腾的路上。

可这次不一样了啊,

这折腾的太大了啊。

“殿下,还望三思啊!直道的好处,臣等其实都知道,臣等何尝不希望家乡父老能有一条好路走?可实在是这直道耗费太过恐怖了!”

“没错殿下,历朝历代为何只有秦朝成功修建过直道,其他朝代都只是修修补补,主要原因就是耗费太狠了!”

“殿下,臣看过古籍,秦朝时的直道,那可是连垫路的沙土都要反复炒熟以后才能使用,工艺极其的复杂,光是这工艺咱们现在就没有啊!”

……

一众朝臣没有丝毫犹豫,几乎朱高煜刚刚提出修建直道的想法以后,立马就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他们其实也是慢慢磨合之后弄明白了,这位监国太孙其实是听得进意见的,也不会玩什么因言获罪的勾当。

但你得言之有物,不能想着什么说什么,更不能弄些不着四六的“子曰”“书中有云”之类的屁话。

所以,朱高煜的朝堂上也越来越热闹了。

毕竟,谁不想再朱高煜这位命中注定的“今上”面前露露脸呢。

朱高煜也确实挺得很认真,他其实还蛮喜欢眼下这种氛围的。

有事就说事,直接了当的说出意见

和问题,能处理的就当场处理,能答复的就当场答复,这不比以前弯弯绕绕的要有效率得多?

就好比今天,要不是这帮子没事儿就把古籍当小说看的官员开口,他哪里会知道大秦时修建一个直道里面居然还有这么多讲究?

沙土炒制?

这里面到底是个什么原理?

最终的效果他倒是知道,秦直道可不是仅仅在秦朝有用,可以说一直到如今大明了,还有部分路段的秦直道填填补补就能用。

甚至好些官道其实就是在原本的秦直道上拓宽而来的。

眼见着朱高煜既没有出言打断,也没有收回之前要修建直道的旨意,一众朝臣们愈发的激动了。

而一些之前还在观望的大佬们,也终于开始下场了。

这不,户部尚书赵彬就当先站了出来。

“殿下,臣有本奏,户部得殿下支持,于东瀛得了一笔浮财,税务院的商税开征也确实一改户部往日里拮据的场面。”

“可臣还是得实话实说,若是要户部支撑起在全国修建直道这等惊世骇俗的工程,户部力有不逮!”

“毕竟现有的国库存银每一笔都是有去路的,每年的官员俸禄、各地营

造还有应急用的赈.灾款,这都是需要户部一笔笔核算的。”

“臣恳请殿下收回成命,待户部再宽裕一些后,再行此事!”

大佬就是大佬,劝谏的就是不一样。

他没说修直道不好,而是明确说了,眼下钱不够,你晚点修去呗。

其实这话还一个意思,你若是能跟蓝玉在东瀛干的那样,再弄到一大笔意料之外的进账,那你爱怎么修怎么修,户部绝不阻拦。

其他朝臣,眼见着连户部的部堂都下场了,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赶紧上啊,不然风头都让大佬们出了。

“殿下,此等工程劳民伤财啊!”

“殿下想想当年的隋炀帝,他好大喜功之下修建的大运河,如今咱们都还在用,可实际上呢,硬生生把隋朝的老底子都砸进去了啊!”

“殿下,咱们慢慢来不要紧的,何必动辄弄出这等大工程呢?”

好家伙,隋炀帝的举例一出来,朝堂之上更加热闹了。

朝堂之上永远不缺拍皇帝马屁的,那么如今皇帝不在,朱高煜堂而皇之的坐在了龙椅上,想拍拍他的马屁的自然多的是。

这不,仅仅是用隋炀帝举了个例子而已,一群人就

蹦了出来了。

一部分朝臣开口就是请奏治这个举隋炀帝例子的朝臣大不敬之罪,此乃不把殿下放在眼里,实在是无礼至极。

而另一部分朝臣则理直气壮的站出来说不能因言获罪,同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