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4.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南一北,两线出征!
设置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南一北,两线出征!(1 / 2)


若是往常,这会儿朱元璋早就跳出来指着朱老四鼻子让他消停点了。

可此时看着兴奋的朱老四和一脸笃定的好大孙,朱元璋反而觉着格外的畅快。

他是休养,可在位二十来年的皇帝,朝堂上的事儿怎么可能瞒得过他?

所以,朱高煜今儿跟他说的这些东西,其实他知道的比所有人都早。

他原本是想等着自家好大孙愁眉不展的时候,出来帮着指点迷津顺便让好大孙学学本事的。

不曾想,自家好大孙做得比他想象的还要好。

眼下这局面,钱粮解决了,兵将大明本就不缺,好大孙更是把新式枪炮都给加上了。

再加上蓝玉和老四都是知兵的老将,威望、手段都不缺。

这等手段,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颐养天年不香嘛?

真当谁乐意天天看折子看得头昏眼花?

朱元璋笑眯眯的看了自家好大孙一眼,呲咪呲咪的笑出了声。

今儿的酒,香啊!

翌日,朱高煜如往日一般一屁股坐在了龙椅之上,接受着众人的朝拜。

朝臣们看了好些天以后,对于朱高煜这毫不客气的僭越之举早已麻木了。

可朝臣们朝拜完后,才发现今儿个朝堂上有些不一

样啊。

燕王,哦不对,应该是燕王殿下怎么就上朝了?

要知道,自从朱高煜监国伊始。

这位稀里糊涂就接下了太子宝座的皇四子、燕王殿下可就压根没在朝堂出现过。

所有朝臣都明白,这无非是为了给自己大儿子让道呢。

但既然都已经让道了,为何今日里又出现了呢?

朝臣们一个个低着头互相递着眼色,可始终摸不着头脑。

但所有人都明白,这十有八。九是有大事要来了。

这不,这朝会才刚刚开始,兵部尚书便出列奏道。

“殿下,臣有本奏,兵部昨日收到加急战报,阿鲁台部今日再次南下袭扰我大明边疆,战事一触即发,如何应对还望殿下示下。”

“另外,东南倭寇之患,眼下也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还望殿下能尽快给个章程,兵部也好协调一应事务!”

兵部尚书这话一出,所有朝臣的表情都变了。

文臣们就没喜欢打仗的,因为打仗就是烧钱不说,打赢了都是武将的功劳,可在后方劳心费力组织钱粮的可都是他们。

他们能喜欢打仗就怪了。

朱高煜看着有些躁动的朝堂,抬了抬手沉声吩咐道:“此事孤已有定论,凉国公

何在?”

蓝玉闻言面色一肃,自队列当中站出来躬身一礼,朗声道:“回殿下,蓝玉在此!”

看着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将,朱高煜暗自点了点头,沉声道。

“孤受皇爷爷委托监国执政,自当护佑大明全境。”

“眼下小邦贼子杀我百姓、侵扰地方,孤不能坐视不理,故,封凉国公蓝玉为平夷大将军,领十万精兵,操练三月后出征东瀛彻底灭绝倭寇之乱。”

蓝玉哪怕早就知道这消息了,此时听到这赦封的旨意仍旧心花怒放。

当下一撩衣摆单膝跪地拱手喝到:“臣凉国公蓝玉领命,臣此行自当身先士卒、奋勇争先,为我大明一扫阴霾,震慑宵小!”

蓝玉舒服了,这一众朝臣看傻了啊。

这啥意思啊,打个倭寇而已,怎么就变成十万兵将出征还是直达倭寇本土了?

而且,这倭寇真有那么容易打?

朝臣们虽然不通战事,但也是有脑子的,心里多多少少觉着此事怕是有什么内情。

但谁都不傻,有些事儿下了朝打听归打听,但要是敢在这个时候提出来,那怕是当场最少就得扒了官衣。

不过,朱高煜今天是打定主意要毕其功于一役了,再次朗声说

到。

“太子朱棣,曾为燕王,镇守北平多年,知兵事、擅军略,加封征北大将军,领北平军政事,辖北境诸军,征讨阿鲁台部。”

如果说之前蓝玉的赦封只是让朝臣们震惊的话,那么此时朱棣的这个征北大将军一出,那可就彻底把朝堂引爆了啊。

一应朝臣都没等朱棣出列领命就站了出来,一个个义正言辞的劝谏起了朱高煜。

“太孙殿下,此举不妥啊!好战必亡啊!”

“太孙殿下,此举大谬,我朝如今财货不丰、粮草不满,如何撑得住如此大战,还望殿下收回成命!”

“殿下,切切不可拿国事当儿戏啊!”

“殿下……”

看着一众朝臣们如同争先恐后一般的上来劝谏,朱高煜嘴角闪过了一丝冷笑。

他知道,其实这里面不是没有大明的忠臣。

肯定有人是真心为了大明着想的,毕竟按照大明摆在明面上的情况,确实没能力同时支撑两路大军。

可朱高煜很清楚,这里面九成的人其实是为了谏言而谏言,以直邀宠的手段而已,自己又不是没见识过。

但,自己定下来的东西,岂容他人置喙?

朱高煜拿起御案上的一方镇纸在御案上轻轻一敲,

镇住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