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4. 第二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朱元璋
设置

第二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朱元璋(1 / 2)


朝堂之上,一众文官仍旧在口吐莲花的不断劝说着。

但眼见着朱元璋一直不松口,众人那股子心气儿也有些下来了。

尤其是朱元璋这种,既始终不表态,既不说立太孙之事,也没说要立谁当太子。

突出的就是一个君威难测。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此刻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朱元璋,思想开小差了。

没错,朱元璋听着这群文官们大差不差的说辞,觉着烦闷不已,但又不好直接打断。

故而,他干脆就琢磨起了其他事情来了。

朱元璋这会儿就在想着,咱今天是肯定能拖过去的。

毕竟,国之储君哪里是这么轻易就能定下的。

其实这一点,眼下那些发言的文官们,心里也清楚。

他们也不过是热个身,表明下态度罢了。

但朱元璋可不是为了陪他们热身来着。

老朱是觉着,自己待会儿得出去问问外面外面那孙子才行。

有些事儿,昨日里压根没能细聊。

那孩子也是,人不大心思不小,还跟咱玩起了一拉一扯的手段来了。

真不知道这是从哪儿学来的。

要不是咱是你皇爷爷,就你那先声夺人,而后摆出藩王之子身份,再以才学、见

识摄人心魄的手段……

这一般人还真扛不住。

可是,嘿嘿,咱不是一般人,咱乃是开创大明的洪武皇帝,是你小子的亲爷爷!

一想到自己老了老了,居然还能收获这么一位麒麟儿。

昨日里的种种经历,如今想起来,都觉着有些好笑。

无论是自家大孙子那云淡风轻、镇定自若的气派,还是那精致的器具、用心的美食。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哪怕现在想起来,都觉着格外的新鲜。

不过,更让朱元璋惦记的,还是昨日里自朱高煜口中说出的那一段段言之凿凿的“暴论”!

没错,那些话,若是落在其他人耳朵里,绝对就是暴论。

可咱不在乎啊!

咱金口玉言、口含天宪,护着自家大孙子,咋了?

正好,昨日里咱没能聊个过瘾,今日里过去,能痛痛快快的问个明白。

哦,还能舒舒服服的吃个饭喝点酒。

不得不说,咱孙子就是机灵,到底是咱老朱家的种,连吃食都能琢磨出花儿来。

不过,朱元璋此时忽然想起,昨日里最后高煜那孩子忽然逼宫,直接说起了“入伙”的事儿。

结果,这一来二去的,居然忘记跟高煜那孩子聊聊那“屠圣

”的事儿了。

现在想想都觉着后悔莫及啊!

尤其是眼下这帮子读书人,忒烦!

朱元璋想到此处,当即懊恼的忍不住狠狠拍了一下大腿。

心中更是追悔莫及,想着之后一定要好好问问。

不能再让这帮子腐儒在咱眼前这么蹦跶了。

瞧瞧这趾高气昂、义正言辞的模样。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帮人真是忧国忧民的在世贤才呢。

可谁知道他们那肚子里,到底藏着多少鬼蜮伎俩和阴私算计?

咱以前为了治理这大明,忍了也就算了。

如今,眼见着咱大孙子有法子了,那咱还忍什么?

真当咱年级大了,那屠刀便不好使了?

到时候这帮腐儒统统都得给跪着,要么领死,要么给咱爬得远远的,反正咱是说什么都不能留了。

朱元璋这走神走得倒是痛快了。

可他却忘记了,他刚刚那拍大腿的动作,却落在了百官眼中。

朝堂上的百官见此也是一愣。

他们还以为眼前的洪武皇帝已经有了决定呢,可等了半天,却发现朱元璋正两眼放空,脸色变幻的走神呢。

这让一帮子文官们气得顿时七窍生烟。

这摆明了,刚刚老朱压根没在乎他们说的

是什么啊。

虽然他们说的那些话里,九成都是引经据典、车轱辘话来回说,核心的其实就一句支持立朱允炆为太孙。

但,咱可以说车轱辘话,你个当皇帝的不能真当车轱辘话随意处置啊。

瞧瞧他们选择的“好圣孙”朱允炆,表现得多好。

如沐天恩、如饮甘泉,甚至说到些有些隐晦的典故,那位殿下也能坦然应对。

这才是我辈读书人希望看到和支持的圣君啊!

故而,几个脾气稍微有些暴躁的文官,尤其是黄子澄这个牵扯最深的,当即就忍不住了。

“陛下,为何如此苛待微臣?”

“臣之奏对,乃是臣呕心沥血之作,陛下为何充耳不闻?”

“臣再请陛下,立太孙正国本!”

朱元璋这会儿也烦躁起来了。

这还有完没完呢,怎么一个破事儿,咱都说了不行了,还来回说呢。

于是,老朱的语气也重了几分。

“行了,什么呕心沥血之作?”

“无非就是摇旗呐喊罢了,何故遮遮掩掩?”

“不过念在你皇孙之师的身份上,朕不跟你计较了。”

“不过,立储一事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