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4. 第十九章 真正读书人的下场
设置

第十九章 真正读书人的下场(1 / 2)


朱高煜此刻心中同样也是心绪难平。

上辈子的他,每次看到明末那段历史当中那帮子文人的嘴脸,都觉着怒发冲冠。

水太凉?

头皮痒?

亦或是崇祯苦求朝堂众臣却不得法,李自成进城之后却搜刮出了七千万两?

自己之前那句话,嘴里满是仁义,心中全是算计,可曾有半点说错?

这群人,从根子上,就烂了啊!

不过,张老爷子这个问题,倒也问得有意思。

想必,老爷子今日里也是心神俱震,想法颇多吧。

但这个问题,咱真能回答啊!

“老爷子,在下虽然看不惯那些腐儒,但实事求是的讲,咱也认可,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读书人中有那种真正为国为民的贤达没有?当然有!”

“可老爷子,您自己仔细回想一下,那几位,下场如何?”

“王安石的新政,如何?”

“那可是一定程度上拉住了土地兼并、丰富了农民家中储备的良政!”

“可最后呢,谥号固然是定格的单字‘文’,可他晚景又是何等的凄凉?”

“如果说王安石好歹还有个好谥号,那晁错呢,寇准呢?”

“这些人可有好下场?”

“世人都说是帝王嗜杀,方才导致这几人身陨。”

“呵呵,老爷子,您但凡琢磨琢磨当时朝堂、士林当中的人,对于这几人的评价就知道,想杀他们的是谁!”

“尤其是王安石,居然动了大地主、乡绅的利益,呵呵,他不死谁死?”

“要知道,读书人便是天下最大的地主、乡绅呐!”

朱元璋被朱高煜这番话说得彻底沉默了。

可心中却不得不承认,还确实如此。

朱高煜其实自己也在感叹,一棍子打死固然不值得,但实在是这里面坏人太多啊。

刚刚那番话,还有大半截朱高煜没说呢。

因为说出来太过吓人。

于谦、张居正。

这两位,才是真正做到了尽忠王事、善待百姓,最终却不能善终啊。

但这两位没法说,毕竟,这会儿功夫他们二位都还没降世呢。

可对于那两位真正体现出了读书人对得起君王、对得起黎民的文臣,朱高煜确实是敬佩的。

想到这里,朱高煜心中也多了几分感叹。

“老爷子,不知道你听过一句话没有。”

“仗义每多屠狗辈,读书多是负心人。”

“这其实就是读书人真实的写照啊!”

“患难与共的发妻弃之若履,转头写着红袖添香、你侬我侬的酸词,还自认为风流。”

“老爷子你想想就知道,连发妻这等至亲都能抛下,又何况与他们毫无干系的百姓?”

朱高煜这话一出,朱元璋颓然的靠在了椅背上。

是啊,连自家糟糠之妻都能嫌弃,那些人眼中的庶民、贱民,又算得了什么呢?

如此想来,当年的自己一家人,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眼中,饿死也好、求活也罢,都只不过是无所谓的一个数字吧。

朱元璋现在回头一想,忽然觉着细思极恐。

自己这些年看到的奏章,究竟有多少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粉饰太平?

这应天以及周边,固然自己时不时的出来转转,倒是知晓民生、明晰物价。

但凡有什么大的动静,自己都一清二楚。

可千里之外的其他地方呢?

是不是如同高煜孩儿所说的这般?

朱元璋有心否认,但心中多年来的执政经验却在冰冷冷的告诉自己,这就是真相。

恰好,朱高煜这会儿也是说得兴起,直接聊到这上面了。

“更何况,如今的官员的选拔制度也有很大的问题。”

“官官相

护、官官相隐,而这也造成了了文官抱团的现象。”

“对上,大家一致瞒着君王,对下,大家一同欺负百姓。”

“内里或许有各种乡党、师门抱团互相攻讦,但对外的时候,无论是面对君王还是百姓,他们绝对是一伙儿的。”

“因为他们很清楚,只有这样,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继续舒服下去。”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把皇帝,乃至下一任皇帝、下下任皇帝都给哄得死死的。”

“内部甭管怎么争都无所谓,但谁若是敢坏了所有读书人,或者说文官集体的利益,那身家性命便捏在他人手中了。”

“甚至,可以说,历朝历代有心报国、尽忠王事的多少贤才,还没等站到朝堂之上,便已经销声匿迹了。”

“原因很简单,他们不合群,所作所为不符合读书人整个群体的利益,那自然有的是手段掩盖了他们。”

“而造成这一切的,除了读书人的劣根性以外,另一个重要的,便是那选官制度了。”

“恰恰是那选官制度,把读书人或者说文官手里的权利进一步放大了!”

朱元璋听到这话,整个人已经不知道说啥了。

如今的

选官制度,还是在原来的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做了改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