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开局赠送天生神力
  4. 第八百三十九章 持戒系缚天人之秘(四十分钟)
设置

第八百三十九章 持戒系缚天人之秘(四十分钟)(2 / 4)


懂。

真谛和尚此人其实与他很像,为人并不迂腐,想得到某物,想完成某事,正道走不通,羊肠小道也会走。

与他费如此多口舌,自然不会只为了突出其门中法门的珍贵,而是为了接下来……

林末脸上笑容慢慢消失,神色郑重肃然:

“师兄且放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传道授业解惑。”

真谛笑了笑,想要说什么,不过像是想到什么,轻声叹息,朝林末招了招手。

“跟我来吧。”

他说着,走下白玉广场,沿着一条小径,朝烂陀寺之后走去。

林末点头,连忙跟上。

小径存在于烂陀寺淡黄色墙壁边缘,周遭是一丛丛芭蕉林。

此时雪花纷飞,将那这条蹊径掩映于一扇扇积雪的芭蕉叶之中。

不时有风吹过,使得芭叶随风摇动,之上碎雪簌簌掉落。

芭蕉林过后,是阔叶松树林。

两人沿着小径,一直行走,约摸过来两盏茶时间。

阔叶松树林也越发稀疏。

最后,他们到达了一座高大的雪塔,不,应该说是白玉塔之前。

玉塔塔身染满积雪,共有九层,呈六边形,顶端处,修筑有一根蜿蜒如蛇状的铜针。

而九层塔身上,不见扉,而是一块块犹如蜂巢一般的凹陷缺口。

隐隐可见其上的一座座微型佛像。

放眼四周观察,可见玉塔正好坐落于烂陀山后山崖之上。

可眺望山后群山,以及那一座座的山峰间,那茂密的林地。

当然,此时大雪时间,原本的暗绿为银装素裹,以往盎然生机不见,而是一派千山鸟飞绝的空寂之感。

“这是舍利塔。”真谛和尚轻声道。

林末点头,在灵台宗,同样有类似建筑,不过没有烂陀寺这般宏大,只有其约摸六分之一大小。

能凝舍利之人,最少也是宗师,由此可见,两寺之间,确实底蕴相差甚远。

不过也正常,毕竟灵台宗是后人继承上古灵台寺道统而来,中间有过断层,而不像烂陀寺,源远流长,,未曾断绝。

“走吧。天人之法,就是舍利塔内,为五祖与箴言一同留下。”真谛也是抬头凝视了眼前高大的舍利塔一眼,面色不变,缓步向前。

两人一前一后,很快靠近玉塔。

此时塔外已经有人存在。

那是一个光头沙弥,看模样很是年轻,但身着的却是在烂陀寺,只有一堂首座才有资格穿戴的大红袈裟。

林末认出来人,那是丘坤。

丘坤面色平和,双手合十,手掌缠绕一绿色玛瑙佛串,低头行礼。

林末与真谛止步,同样双手合十还礼。

随后前者一手按在门后,缓缓将其推开。

门后,是呈U字形的过道,迎面而来为一尊肩缠青龙,身骑吊睛虎的佛陀。

呼呼呼呼!!

随着大门大开,塔外寒风夹雪吹入,墙边的莲花灯应声而燃。新船说

火苗摇曳,火光灼热,将本就明亮的舍利堂照亮得更为亮堂。

由丘坤带路,三人沿着木梯上楼。

一路墙壁上,皆供奉有一枚枚舍利,舍利五颜六色,大小不同。

越往上,数量越少,越蕴含一种奇异韵味。

自第七层开始,其上已经隐隐有大圣法相气息,无疑出自那些大圣佛陀之手。

一枚枚舍利气息勾勒,最终凝结成一片独特的场域。

若是普通武夫来自,本能神意,气血都会被压抑。

而如果是烂陀寺弟子于此,则相反,不仅更易进入天人交感的顿悟状态,神意还会逐渐在锻炼重压下增长。

毫无疑问,这是类似于昔日崖柏道宗,那崖柏塔一般的神物。

这也是烂陀寺底蕴之一。

不过林末自然毫无感觉,他即天人,天人即他。

在上古年间,天人坐镇一方,便是横压一世,万千武夫来朝,敕令六边法旨,举世莫有不伏。

而在佛门,他林末突破天人,即是证就大觉,

为觉一切种智,开觉有情,三灵协佑的真正佛陀。

放至烂陀寺,也能成尊成祖级的人物!

别说这一塔舍利,即使这整座舍利塔的舍利原主复生,也只有他们拜他,哪里来的压制一说!
<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