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开局赠送天生神力
  4. 第六百二十四章发觉
设置

第六百二十四章发觉(2 / 3)


上就到。”

林末简单收拾了下,起身出门。

印元豪不同于没有根底的武夫游侠,不,就算是普通的武夫游侠,一位大真君的陨落,涉及一方地域魔灾,也必然会引起数道程序性的询问调查。

更别提待他‘平定’死草原后,死原殿便直接由他安排人手,顺势接管,自然会引得相关利益方着急。

此时天刚蒙蒙亮,距离死草原魔灾,不过一日。

一楼会客厅内,已经有人在,吴子洋正出面招待。

两人,一人为光头和尚,身着绿色袈裟,袈裟以黑线连缝,结点镶嵌绿宝石,绿珍珠,各类名贵之物,

五官硬朗,一双剑眉,有股硬朗之气,给人不容忽视之感。

哪怕面对吴子洋堆笑的招待,也只是略微点头,神色不变。

另一人则相对平凡得多,书生打扮,年岁四五十,面容枯藁,一双眼睛十分平静,神情祥和,散发一股儒雅的气质。

两人见到林末进门,齐齐起身,相对拱手。

“久闻,清凉大师。”老人率先笑道。

绿袍和尚则一言不发。

“胡先生才是久仰大名。”林末同样懒得理会,看着老人,微微伸手,邀其坐下。

益州武道极盛,但文坛之风同样盛行。

当然,在这个世道,文风除了诗书礼记外,更包括武学一道的积累。

换言之,文坛中任一位大儒先生,身上都或多或少有着武道根底,其中武道积累,更是远胜常人,须得参与过编纂真功经典,指点过武豪勐士之人。

在益州境内,顶流的三大名士,除却那位大儒应胧爔与当今道兴党党魁,内阁府大学士黄龙士,合着黄应学说,声名俞盛外,其余两人,或归隐山林,或已离世身亡。

而胡世轩便是顶流三大名士下的第一人。

其不仅学识渊博,遍观真功经典无数,参与编纂过两门【典】级,半门【经】级真功,门下教导出过十数位真君武夫,两位大真君武夫,

自身武道实力也少见地达到了真君层次。

如若不是没能真正自创一门【典】级真功,益州三大名士,或许便该变为四大名士。

胡世轩坐下,昂首挺胸,面目含笑:“我之前与张叔同那老东西吃酒,便从其嘴里听过清凉大师的些许状况,没想到大师真如此年轻,当真是让人感慨万千,意想不到。”

“张叔同前辈与晚辈确有一面之缘,倒是前辈过誉了。”林末迎合道,对方态度不错,没有多少恶意。

“好了,两位寒暄有的是时间,此番贫僧还有要事在身,如若胡先生不愿开口,就由我全权主持吧。”

林末话音刚落,绿袍和尚便张口冷声道。

其名为真言,为万佛寺般若堂之人,如今为寺外行走,在外界代表整个万佛寺。

真言说罢,便直接看向林末。

“你应当知晓我们来这到底为什么,我有两个疑问,首先,为何死草原魔灾开始时,清凉你能第一时间便施展出特殊手

其次,为何原死草原镇守印元豪会突然身死,而你能出现得如此及时,最终魔灾平定后,更派人将整个死草原接手代管?”

真言冷冷地看向堂上,视线落在林末身上: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印元豪之死是关重大,我等只是头一遭来人,事后还有更多之人,更强之人来询问,没人能逃得掉!没人能蒙混过关!”

胡世轩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什么。

林末微微摆手,神色不显急促,反而有些诧异,笑了笑:

“真言你之疑问,我能理解,实不相瞒,我灵台宗有五大神通,分别为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耳通,天眼通,

本座以天耳通闻魔灾现,以天眼通见魔灾出,以神足通至魔灾处,自然便顺势出手,

而顺势接管死草原更是无奈之举,那竹类大妖魔虽被本座击退,但难保会卷土重来,为避免生灵涂炭,自然只得出此下策。”

此话一出,前者面色微变,张口欲言,却又不知晓说些什么,眼神尽是惊诧与恼怒。

他全然没想到,林末会只字不提事务细节,长编大论只有一个意思,就是自己很牛掰……

“莫非你灵台宗所学佛法,尽是诡辩之术不成?五大神通,还他心通,宿命通,当真满口诳语!”

真言恼怒,厉声喝问道。

林末见此心中却是摇头。

原以为万佛寺中弟子会与一般江湖之人有所不同,没想到像降龙一般的,只是少数。

这样想来也正常。

就如灵台宗也分俗家佛家弟子,佛家弟子先念佛,后学武,常负责思想教化,而俗家弟子佛,武并重,其中佛法修行,也不过每日几个时辰的念经诵佛。

想要一个个都是高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