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4. 第——七章
设置

第——七章(2 / 5)




大家的眼睛冒出了一堆小问号。

什么泡沫?什么金融?什么信用货币?什么天然通胀?

感觉很重要的东西,后辈你要不然还是展开了详细说说吧?我们也好记笔记。

"还说咱的大明宝钞是废纸……"朱元璋怒道。

“什,什么废纸?”郁新大吃一惊,他可是户部试尚书啊! "大明宝钞可不能是废纸啊!"

朱棣搜索记忆: “我记得后辈说过他们的货币,虽然有很多称呼,什么大洋、什么块、但是正式的称呼,应该是那r。"

虽然写的是英文字母,但是当时念的时候,用的中文念。朱元璋想了半天,说:“那个r不会是人民吧?人民币,人民的货币。”

说到这里,他其实已经确定了,肯定是这个意思,否则,那国家,又怎么会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呢?

“信用货币,这个人民币的命名方式,似乎暗示它的信用来自人民,就像我们的‘大明宝钞’用大明来证明它确实是宝贝的。”郁新终于找准了切入口,他好难,每听一句话,都要提防自己又大吃一惊, "通胀……流通膨胀,难道是指百姓手里钱多了,可是买到的米是相同的,于是数量膨胀了,却不值钱的意思?贬值?"

朱元璋:"诶?"

他突然意识到,这郁新好像有点东西。

……于是,好半响,他忍着尴尬的给郁新补充道: “有可能,她曾说过我的宝钞不如厕纸,想是宝钞贬值,一文不值了。"

郁新不忿:“如何就一文不值了?这宝钞最大问题,还是容易有人造假/钞,这样一来,人们就不相信——啊!原来是这个信用的意思啊。"

他忽然有点明白了:“咱们大明朝廷规定真的宝钞值钱,百姓相信我们,就觉得那东西值钱,不相信我们,更喜欢用铜钱,那宝钞就不值钱了。就像我们要抓造假/钞的人,防止真钞受冲击,这就是在维护大明宝钞的信用。

"

朱元璋虚心问道: "如何就不信朝廷呢,难不成咱还能对他们说谎不成?"……这很难答。

郁新感觉自己都不太信朱元璋。

朱棣救了郁新一把:“爹,你没听后辈说吗?纸币存在天然的缺陷,想要解决它,与那生产力有关系,咱们朝廷的信用不是决定因素。"

朱元璋好像有点明白了,他前面听了很多什么,解放生产力,什么生产力发展,知道那女子被解放了,可以增加出产之能力。

"所以,活做的越多,这纸币就越对头?"

朱棣迷迷糊糊的说:“是吧?她不是说,基建可以帮助金融什么的,额,基建,是基本建设,类似大运河那种工程吧?人们不断的干活出力,可以对金钱产生影响,可是因为大家干活的能力还不够强,大约就是我们没这个机器,那个机器,所以产生的影响也很低?"

在场的皇子、将军听完朱棣这番话,都眼冒圈圈。好奇怪啊,怎么干活会和钱联系上呢?钱,不就是钱吗?只有郁新若有所思。

看着若有所思的郁新,朱元璋也蠢蠢欲动,十分想要一把握住郁新的手,问一声:爱卿,是要悟了吗?

但他忍住了。

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能打断一个大明经济学家的诞生!

【这部分徭役,以及永乐17年2月,山东青州、济南二郡水涝造成粮食欠收都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唐赛儿起义。

不过,朱棣心里似乎有更明确的诱因。

永乐18年3月1日,柳升才走2天,朱棣发私信:小老弟,注意军纪,务必严加管束,禁止剪伐桑柘(农事),禁止毁坏屋舍,禁止盗墓,禁止杀害寡弱,禁止劫掠牲畜、骚扰百姓。

强调完毕五大禁令,朱棣说:国家以民为本,暴虐对待百姓而不能抚恤是伤到了民本,懂?而在私信前,朱棣发了个全服公告——“诏,在外军民夫匠于北京工作者,咸复其家。”

故宫彻底竣工是永乐18年的11月,朱棣在奉天殿接受百官朝拜,就算从永乐4年修到现在修的差不多了,但这个节骨眼上,放慢装修进度,把含山东在内的民丁工匠遣散回家,up认为,两者是有直接联系的。

修建北京仍有不少工程作业,比如公告后的3月8

日,朱棣要工部计算靠近皇城的百姓拆迁费用,给他们安置新的拆迁房。

拆迁房也得造啊。

所以,在朱棣心里,山东起义的原因,在于修建北京。乃至于,大军还未正式镇压起义众人,他要从根源上掐断其余百姓想要随从起义的不满心理。】

朱桢听到这里,不禁喋喋一笑。他虽不敢明说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