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4. 第122章 联金灭辽
设置

第122章 联金灭辽(2 / 3)


朝堂乌烟瘴气。】

【此时,向太后支持旧党,刚刚即位的天子则维持中立,在元祐与绍圣之间不偏不倚,声称元祐更化(旧党执政)与绍圣绍述(新党变法)都有错处,要消灭朋党,让所有人都团结在天子的旗帜之下一心为公,为此,赵佶还替当初被章惇清算的司马光等三十三位元祐大臣重新正名。】

【然而,朋党之争岂是这么容易消灭?】

【卷土重来的旧党抓住机会对章惇疯狂攻击。新党内部也不和睦,时有内斗。章惇黯然下台,曾

布继续战斗在党争第一线。又有蔡京异军突起,成为赵佶的心腹。】

王安石缓缓张大了嘴巴。

——未来的党争已经发展成这样了吗?如此一来,究竟还有几人安心干实事?

全副心思都在富国强兵之上的拗相公,饶是心智在如何坚毅,都不禁眉头深锁。

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重重困境。

……这大宋江山,真的还有救吗?

汉朝的天子们尤为不解。这大宋外有强敌,却不思奋起,成天内斗。文官和武官,新党和旧党,都不能团结一致,还谈什么中兴?也不知一个偏安的小国,年年对外上贡,有什么资格与大汉并列?

吕后与汉文帝刘恒尤其难以理解。

毕竟他们所处的时代,大汉面临的局势与宋朝一般,外有强邻,只能和亲修好。然而这份屈辱却深深刻印在大汉君臣和百姓的心中,如今的忍辱负重都是为了将来一雪前耻。宋人莫非都是唾面自干之辈?

对这个流行九世之仇犹可报的时代而言,宋朝人的种种选择简直难以理喻。连游侠都不屑一顾:"呸,一群软骨头!"

把这内斗的劲掌来对外该多好?

这时,水镜之中浮现新的画面。

【既然说到赵佶,又岂能不提蔡京?】

【——这位北宋历史上最有名

的奸臣,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反复横跳。起初,他积极追随王安石变法;后来司马光上位,他又改弦更张,废除新法,迎合司马光;等到章惇大权在握,他重新变成了新党死忠;宋徽宗登基,蔡京又火速得到天子赏识。总而言之,主打的就是一个“逢迎上意”。】

【倘若宋徽宗像他的父兄一般雄心勃勃,有才无德的蔡京或许也能成为一代名臣,奈何他遇上的是一个千古少有的大昏君,于是蔡京也成为了千古少有的大奸臣!】

【没有野心的向太后垂帘听政仅仅半年就退回后宫,刚刚登基之时,还有些励精图治之象的宋徽宗赵佶立马就原形毕露。】

【前脚还口口声声消灭朋党、一心为国,后脚就重用蔡京,放任后者打着新党的旗号大肆排除异己,刚刚被平反的司马光等人分分钟上了蔡京打造的“元祐党人碑”!】

【登上名单的309人,已经去世的不提,活着的要么入狱要么被贬,其子孙亲戚也禁止与宗室联姻。最荒谬的是,这份所谓的元祐党人名单中竟然还包括王安石的学生陆佃,以及新党的两位领袖章惇、曾布。】

一枚古旧的石碑出现在水镜之中,其上309个名字从上至下呈现在众人眼前。

元祐党人:

"……

陆佃:

章惇:

"……"

曾布:

“.…

这一刻,309个人都陷入了沉默。这一刻,两党之人同时破防。他们看着石碑之上与己方格格不入的政敌名字,唯有一句话可说:.…莫挨老子!

生性刚烈的章惇实在受不得这种羞辱。旧党列他为奸臣,蔡京又打着“新党”旗号开除他为元祐党人,不带这么欺负人的啊!

王安石同样看不惯这种行为。一直以来,蔡京在他面前都无比恭顺,他还以为这是变法的一员干才,谁知竟然是这种货色。

"仙人所言甚是,蔡京此贼,不过是以新党为借口,堂而皇之排除异己罢了。"“卑鄙小人,连吕惠卿都不如!”好歹吕惠卿不像他这样反复横跳啊!

见识过历史上自己变法的失败,如今王安石已经总结出许多教训,其中用人不当这一条就尤为关键,如今既然已经知道蔡京这种人的真面目,他绝不会

再加以重用。

……不仅不能重用,还要狠狠打压下去才行。否则的话,大宋迟早毁在奸臣手中!虽然皇帝才是罪魁祸首,但古代士大夫往往更愿意归罪于奸臣,王安石也不例外。不仅王安石,司马光等人亦是如此。

而年轻的蔡京只能呆呆望着面前的水镜,半晌才吐出一句话: ".…完了!"天下百姓都记住了他,皇帝和百官也记住了他,他这辈子的仕途是没指望了!

事实上,不因未来之事被怪罪便是侥幸。既然他已经被誉为千古少有的大奸臣,谁知道未来的他会做出何等人神共愤之事?一旦接下来盘点提及,岂不是千夫所指?

意识到这一点的蔡京匆忙收拾起包裹,麻利跑路: "罢了,罢了,不如归乡去也!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