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小知县
  4. 第81章 第 81 章
设置

第81章 第 81 章(1 / 8)


裴又锋所说的看看,自然是看看要不要当吴指挥使,不对吴将军的副手。

但去了定江关,肯定会有许多规矩,没有现在这般自在。

他的人,是定江关的五倍!

而且他还有土地!

可话说回来,吴指挥使的手底下的人,一个可以打他手下七八个。

如果是作战的话,那更不用讲,人家会兵法,会战术,说不定还会毫发无损,自己的人只能靠着私自购买的武器讨一点点好处。

不过这是以前。

现在定江关有了纪炀,必然不会像之前那样寒酸。

即使看不上纪炀一心“为民”,裴又锋也不得不承认,只要纪炀能腾出手,绝对会给定江关许多好处。

看他几次三番送东西就知道了。

实际上纪炀并未求定江关为他做过什么事。

他还主动送东西过去。

旁的不说,定期给粮草这种,可是纪炀自己提出的。

而且纪炀的为人,他肯定会为将士们考虑。

给这种人的任地守城,不是件难事。

但他五千兵马!

五千!

到底是去当官,还是继续带着自己的私兵,裴又锋有点难以抉择。

所以他提出,等吴指挥使受封赏的时候去看看,看看再说。

其实裴宸裴县令,也是这样想的,他奉命而来,知县大人讲,如果裴家主想去定江关看热闹,那可以同意。

想到这,裴宸又道:“其实,家主。有纪炀在,他或许不会让我们有私兵。”

私吞田产都不允许,何况私兵。

“急流勇退,当个将士,回头以您的勇猛,说不定也能当将军。”

裴宸转达的话,算是说到裴家主心坎。

他是不聪明的,可谁都能看出来纪炀的决心。

私兵这种事,他只是还没开始收拾罢了。

如果纪炀在这,肯定会说,怎么没开始,这不是正在收拾。

但以裴家主的角度,一切还没开始。

让他放弃这些,真的太难了。

裴宸最后道:“后日跟着汴京来的队伍一起出发,您跟在队伍后面,我给您安排,可能要屈尊换上小吏的衣服。”

裴家主不情不愿点头。

如果不换上小吏衣服,肯定不能跟着队伍前去定江关。

这边事情定下,裴宸总算松口气,一时间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对,又或者是不是太自私。

又或者跟纪炀拼一拼,说不定裴地还能恢复。

想到最后一个可能性,裴宸自己都笑了。

他跟裴家主两个人加起来,也比不过纪炀的聪明才智。

有时候,还是要识时务一点,人家已经给了退路,再不接着,那边会不耐烦的。

裴宸揉揉脸。

快了,做完这些,他就能离开这。

离开这个让他充满负罪感的地方。

裴家这边暗暗要跟着去定江关。

其他两家还想着,以他家的暴脾气,肯定吃不了这个亏,只等着跟之前一样,裴家冲锋陷阵,他们两家跟着吃好处。

纪炀这边终于收到汴京的来信。

说起来,已经是去年年末做的事了,汴京那边终于有了消息。

当时纪炀好友井旭送粮草过来,纪炀让他回汴京见到皇帝时候,如实说这里的情况。

更要说明吴指挥使的军功,再要点兵器过来。

等到年后,朝廷终于把这事拿出来讨论,一直到如今七月十三,总算有了结论。

他给吴指挥使的请封也有结果。

那边犒赏队伍还在慢慢接近,一般到有人的地方,就会展示出皇家威仪,毕竟使者代替陛下而来,陛下所有的排场,犒赏队伍必须有。

所以队伍走得会格外慢,而前面则有送信的提前告知,好让一路官员提前准备。

这也不是劳民伤财,更不是故意折腾使者。

只有一路吹打,一路显出仪仗,一路抬着封赏招摇过市,才让证明陛下对此事的重视,对受封赏的官员重视。

更别说,这是守边关的将士,犒赏三军这句话,可不是骑个马送个信就行的。

按照现代的话说,必须要有仪式感,排场必须大,不然显不出身份。

这种仪式感也很有必要。

七月十六清早。

纪炀带着太新县官民站在太新县主街上迎接天家使者。

那边人还没到,只听到厚重的鼓乐声响起,这种雅乐只有皇家朝廷才能演奏。

所到之处,都会让人知道,是陛下对臣子们的封赏来了。

远远看过去,前面是穿戴整齐的皇家禁卫,后面抬着空的皇帝车驾,车驾所到,证明皇上驾临。

车驾稍稍往后,有个骑着骏马的太监,这太监戴着高高的帽子,身着彩衣,一看就是报喜来的。

估计到太新县之前,这队伍重新修整过,看着格外有精神。

车驾后面跟着长长的队伍,皆带着精神的帽子,衣裳格外漂亮,他们手里抬的,肩上扛的,再有牛车拉的,全都是陛下给的封赏。

一路从汴京而来,沿途过往的城镇全都知道,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