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小知县
  4. 第78章 第 78 章
设置

第78章 第 78 章(1 / 7)


韩潇感慨完,就发现同样来围观的四个秀才里,其中刘地那个秀才一直在往这边看。

之前纪炀就提醒过,不要让这几个秀才太靠近衙门前院。

这事韩潇也是同意的。

而且观察下来,其他学生还好,这个刘地的秀才眼神实在飘忽。

今天又是这样。

韩潇皱眉,见纪炀同样看过来,明显感受相同。

要想办法把他们弄出去了。

如今的太新县已经改天换地,基本全都是自己人,不能留个隐患在附近。

借口也简单,无非是他现在忙,如果真想学的话,可以去潞州扶江县,去那边继续读,那边比这地方还要安稳。

有他的介绍,自然没问题。

韩潇没发现,他看着是无官无职,其实已经在为太新县考虑了。

等石桥正式开工,那边匠人嵇巡等人,还专门找到纪炀,眼神都是敬佩。

他们在这有段时间,自然知道这看似不可能的东西,到底怎么让他们出资的。

那三家算是狗咬狗,纪炀稳坐钓鱼台。

他做那么多,自己半点银子都不过手,完全为百姓考虑。

这样的父母官实在少见。

而且给他们那么大的自由来修建桥梁,见人嵇巡等人更是高兴。

纪炀跟他们闲聊一阵,确定桥梁情况,也就放心了。

等这边起了裴刘桥起了地基之后,嵇巡等人会去裴鲍桥继续修建,两边同时开工,估计秋收左右就能修好。

算着时间,已经很快了。

眼看众人欢呼,纪炀心里石头算是落下一点。

不过这边事情结束,纪炀自然要带着看似帮太新县庆贺,实际走投无路的徐知县回衙门。

但纪炀直接带徐知县的人回了衙门。

身边只有玉县丞跟江乖乖跟着,其他人各自去忙。

五斗院里清清静静,江小子同凌县尉一起出门办事,五姑娘又去义诊,只有乖乖在身边。

七八岁的小孩,正是好动的时候,可她进门便认真看书,仔细看的话,拿的竟然是本兵书。

纪炀也没让乖乖走,看了看她写的字,就让徐铭徐知县坐下。

玉县丞也坐到一旁,帮着乖乖看功课。

等大家坐定,不等徐铭开口,纪炀把旁边打结了的丝线递过去。

徐铭不明所以,但还是接了下来。

纪炀道:“把它解开。”

解开?

这丝线乱成一团,没几个时辰根本不成的。

眼看徐铭眼神迷惑,却也知道纪炀不是在为难他。

最近一段时间,他对纪炀的了解更深,知道这不是个刻意刁难人的。

更知道纪炀的志向,根本没工夫这么做。

那就解开?

不仅徐铭动手,他身边的四个护卫一起动手。

等乖乖字得的差不多了,差不多两盏茶时间过去,纪炀问道:“还记得上次学的吗?”

“记得。”江乖乖,江白鹤开口道,“治乱绳,不可急。”

这句话是出自汉书。

意思是解开乱麻一样的绳子,是不能急躁的。

正是江白鹤最近学到的。

这种浅显的话,徐铭自然也知道。

小孩随口说的话,加上手里的丝线,还有他脑袋千头万绪的事情,似乎都是一个道理。

徐铭拿着丝线的手垂了下去,沮丧道:“太难了,若说丝线需要几个时辰才能解开。今安县,至少要几年时间。”

他真的不知从何抓起。

他也不知道一个县城能有那么多的事。

纪炀笑:“一个县,算是朝廷最小的单位。但县衙里面所有设置,都跟汴京朝堂差不多,政治,经济,文化,更有税收,衣食住行等等。”

“所以千头万绪才是对的,海瑞都说过,官之至难者,令也。”

“说的也就是我们这些事。”

“但千头万绪,总会有个因头,抓好因头,也就好成。”纪炀说着,让平安去上茶,顺手把五姑娘的丝线收回来,迅速收拾好放回去。

自己给弄乱的,也不好让她回来看笑话。

徐铭还是垂头丧气。

从汴京出发时有多高兴,现在就有多沮丧。

纪炀道:“你们今安县的情况我知道。两县合一,而且本地最多的收益,盐矿,又不归当地衙门管,而是灌江城亲自派人下来看守经营,又给你多了层障碍。要我说,先不用管那些。”

纪炀循循善诱。

等说完之后,徐铭才发现,纪炀比他更了解今安县?

他不是在太新县当知县吗。

那边的情况,跟他说的完全一样。

灌江府边关五个县城,他那边是二合一,看似没那么复杂,本地的两个富户,也不像太新县裴刘鲍三家那样难缠。

可本地有盐矿啊!

原本应该是造福他们当地的,可盐矿被灌江府灌江城的人直接把守,在当地也是不小的势力。

这次捉弄他的,就是这些人。

新县令也是他们的人。

徐铭有时候觉得,自然怎么就不去科考,偏偏来这里受苦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