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小知县
  4. 第59章 第 59 章
设置

第59章 第 59 章(1 / 7)


昌盛三十五年四月,扶江县发生一件大事。

就在县里百姓为去潞州考试的学生担忧时,两个在州试落榜的学生,以及跟着的两个捕快回来。

没等大家为江小五过了州试高兴,他们四个人从潞州匆匆回来,带回来两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第一,他们知县大人真的是汴京伯爵嫡子,身份特别尊贵那种。

这个消息还好,其实大家隐隐约约都听到一些,如今只是被证实而已。

大家也只会跟更敬佩知县大人。

但第二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

潞州城那边都说,他们知县要走了!

一个官员都是三年任期,他们知县大人到今年五月二十日,三年任期已满!潞州城要把他调走!

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人下意识往衙门走,等过去的时候,只见衙门前面水泄不通,都是赶来问消息的百姓。

“知县大人真的要走?”

“潞州城的消息,他要离开扶江县吗。”

“这么好的知县,这辈子不会遇到第二个了,知县大人怎么能走。”

“扶江县能有今天,都是他的功劳,刚刚发展起来,他为什么要走啊。”

这些话几乎在重复着说,每个人都要问上一遍,但这也是大家最真实的想法。

知县大人为什么要走!

他们不愿意啊!

门口守着的小吏丘益川也无奈道:“这是咱们知县大人升官,他做事做得好,当然要升官,难道你们不想让他升职吗?”

许多回答里,只有丘益川这句让大家说不出话。

这么好的父母官,他们当然希望知县大人升官,可升官就要离开扶江县。

这让他们如何舍得。

看看如今繁华的扶江县,看看运河往来的船只,还有逐渐兴起的各种店铺,更有外面荒地变沃野的良策。

如果没有知县大人,他们这要怎么办。

“我还听说,新知县已经在路上了,可哪个人能比得上咱们知县?”

“对!谁能比得上咱们知县!知县不能走!”

“但这是升官,没办法。”

纪炀在门内听着,但此时却不好现身,他也舍不得扶江县,但事情已经成定局,无法更改。

纪炀吩咐玉县丞道:“找各村里长过来,劝大家回去,近几日新知县就要来了,让新知县看到不好。”

如果稍微多想的,还以为故意给人家难堪。

新知县的情况,知州已经寄信函给他。

新知县名叫章善,正经科举出身不说,还是去年科考的二甲四名,按照总体排名,那是去年科考全国第七名。

在翰林院实行一年,是个柔和但有主见的性子,更是贫寒人家出身,但从小天资聪颖,被当地的夫子正式收为关门学生,还资助钱财让他科考。

这样的出身一向被皇上重用,所以能被特意选到扶江县,肯定不是偶然。

估计也是锻炼锻炼他。

具体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是见了再说,但人家过来的时候,看到百姓堵着自己门口,毕竟不太好。

也让以后知县工作难做。

谁料玉县丞愁眉苦脸:“您没看到吗,上集村里长儿子也在其中,难保是他们撺掇的。”

其实玉县丞现在已经不太麻烦了,他打定主意要跟着知县大人,故而少了些离别的愁绪。

这会看着外面的人只有心疼而已。

不过玉县丞跟凌县尉还是去找各个村的里长,让他们把人都领回去,不要在门口了。

等知县真的要走的时候,会告诉他们的。

一番安抚之后,大家才陆陆续续离开,可走的时候,还是满脸不舍得。

别说百姓们,三个作坊,还有官学,里面所有人全十分难过。

原因自不用说。

特别是从潞州回来的两个考生,没考上倒没太大失落,主要潞州城都在夸他们知县,都知道他们知县有多好。

所以这些人想抢人也很好理解了?

不好理解!

他们不能理解!

书生跟小厮进到扶江县时,正好看到百姓们陆陆续续被劝走,不要聚集在衙门门前。

大家脸上的表情他们都看在眼里。

看来真的很不舍得纪炀。

他们的马车并未走正门,而是规规矩矩从侧门递了帖子。

看到帖子的小吏震惊地盯着新来的知县,一时竟有些失礼,但想到知县大人吩咐的话,还是道:“您先请进,小的立刻着人请知县大人。”

说罢,感觉有些不对:“小的立刻请纪知县过来。”

都是知县,如今已经不能直接称呼知县大人,要喊纪知县了。

怎么这会才四月初,新知县就来了?

明明五月底才到任期啊!

不管别人怎么想,纪炀自然笑脸相迎,早晚都要来的,早一点晚一点又有什么区别。

不过看来知州说他年后就问汴京那边要人,还真没耽误,否则来得不会这样快。

“一路过来辛苦了吧,快快请坐,上茶。”纪炀笑着进门,让书生身边的小厮松口气。

眼看纪炀,跟传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